主题词:中国人这样吃

【新财经】中国人这样吃

2011-10-12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碗面条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当然,这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只说明,中国人吃的历史非常悠久。而身在中国,你当然知道我们吃的名目也繁多:过节要聚餐、相亲得吃饭、同学集会、走亲访友……件件都少不了吃,于是,去哪里吃和吃得怎么样,就成了一个话题。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碗面条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当然,这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只说明,中国人吃的历史非常悠久。而身在中国,你当然知道我们吃的名目也繁多:过节要聚餐、相亲得吃饭、同学集会、走亲访友……件件都少不了吃,于是,去哪里吃和吃得怎么样,就成了一个话题。据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的《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1)》一书显示,目前,中国人是这样吃的:


  
  15%的人天天外出就餐
  
  现在,中国人外出就餐的机会大大增加。以往数据显示,七成左右的被访者喜欢外出就餐。
  
  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职场白领会选择在单位附近的餐厅或快餐店解决工作午餐。
  
  另一方面,除工作午餐外,中国外出就餐人群数量不断扩大。《餐饮产业蓝皮书》关于消费者外出就餐次数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0%的消费者除工作餐外,一周外出就餐次数在1-3次,外出就餐4-6次的消费者占到26.47%,甚至每天都会外出就餐的比例也接近15%。
  
  在外出就餐人群不断增多的推动下,2009年,国内餐饮业零售额约为1.8万亿元,人均餐饮消费1348.4元。2010年,国家统计局调整了统计口径,全年餐饮收入达到17648亿元。
  
  北京消费者的餐饮消费在各类消费性支出中增幅居前。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5936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1646元,同比增长17%。
  
  现在,每逢节假日,大酒店风头十足,农家乐也不甘寂寞。受访者最近一次就餐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家常菜馆和中高档酒楼,选择家常菜馆的受访者最多,接近40%。有17.65%的受访者最近一次就餐地点选择在火锅店。但是,你想到了吗?最赚钱的是火锅餐馆。而未来中国人可能更多地光顾休闲类餐厅和西式正餐。
  
  在餐厅的选择上,外出就餐的消费者最看重餐厅的“就餐环境”、“风味特色”。“价格实惠”和“安全卫生”排在关注因素的第三、第四位。
  
  让人惊讶的是,中国消费者对餐厅菜肴能否做到“营养均衡”这一因素相对而言最不关注,一定程度上说明,尽管普通消费者非常关注个人饮食健康和营养问题,但整个社会对健康营养信息和行动实践缺乏全面普及和深入推广,更多停留在宣传阶段。
  
  团购和外卖成为用餐新趋势
  
  调查显示,70后、80后这两个年龄层消费意识比较超前,社会交际较多,外出就餐意愿比较强烈,外出就餐相对频繁。
  
  现在,70后和80后正引领用餐的新趋势。比如说网络团购。
  
  3.8折的海鲜大餐、2.5折的日本料理、低至1折的涮羊肉套餐……2010年以来,团购餐饮以其诱人的低价及便捷的方式,在北京、上海等都市白领当中迅速蹿红。
  
  目前网络团购的主力军是年龄25-35岁的年轻群体。而餐饮因消费普遍性、需求日常性在团购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网络团购半数为吃。据咕嘟妈咪调查,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98%有网购经历,其中实际参加过团购的占68.7%,在所有有过团购经历的消费者中有83.4%的人团购过餐饮,也即56.1%的被调查者参加过餐饮团购。截至2010年12月,有100多万网友购买团购券,成交额近1亿元,其中美食占到全年团购交易额的49%。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叫“外卖”。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升级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外卖这种餐饮销售渠道开始蓬勃兴起,成为餐饮企业尤其是快餐企业节约经营成本、拓展消费市场、增加营业利润的重要模式。嘉禾一品、麦当劳、吉野家等快餐企业的外卖发展势头迅猛,有的已经占到经营总收入的10%以上。
  
  2010年,北京和合谷德外店外卖已经占其营业收入的62.9%,外卖销售排名前十的门店外卖收入占比达37%以上。2010年6月,知名火锅企业海底捞在北京、天津、郑州三地同步推出外卖业务“HI乐送”——外送菜品、厨具,成为国内首家将大规模外卖业务作为企业战略的火锅企业。
  
  最担心“食品安全”和“是否卫生”
  
  街边饭馆、小吃店的醋,一打开盖,有一股特别呛鼻的味道,这有可能是“工业醋”。毋庸置疑,食品安全是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2010年与以往相比,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出现频率更多、影响度也更大。“毒豇豆”、“地沟油”、“烤鸭油”、“一滴香”、“排骨门”、“小龙虾”、“人造鱼翅”、“化学火锅”等问题将餐饮食品安全推到风口浪尖。
  
  面对如此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能吃什么,能在哪吃”成为很多人的担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人在“吃”上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此外,对国人来讲,就餐不愉快也时有发生,而餐饮投诉多因不卫生。中国烹饪协会问卷调查显示,在餐饮消费过程中,超过70%的受访消费者都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真正投诉过的不超过25%。有一半的消费者“想投诉、但嫌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目前消费者反映和投诉最多的环节主要集中在:第一,收费消毒餐具并未真正消毒,很不卫生;第二,餐饮消费不主动提供发票;第三,自带酒水收取服务费;第四,不允许自带酒水;第五,收取15%的服务费用,但没有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一次性餐具使用居全球之首
  
  1984年,我国生产了第一批发泡塑料餐具,而现在全国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年需求约为150亿只,而全国一次性餐具如杯、盘、盒、碗等的年产能达到500多亿只。
  
  在餐馆就餐时,消费者“经常用”和“偶尔用”一次性餐具的比例超过80%,而且“经常用”的比例还略高于“偶尔用”,“从来不用”的消费者仅占2.84%。调查显示,从目前的消费者消费习惯来看,一次性餐具被广泛使用。
  
  使用一次性餐具是当前的一种消费习惯,但更多地受社会消费风气和社会消费理念影响。
  
  一方面,有接近26%的受访者认为“对餐馆卫生不放心,觉得一次性餐具相对卫生”,另一方面,更多的受访者(比例高达42.9%)认为“餐馆只提供一次性筷子,无其他选择”。
  
  不过,目前消费者对一次性餐具的合格率与安全性存在疑虑和担忧,“我国一次性餐盒合格率不到一半”的情况也不可否认,所以更多的消费者在潜意识里,希望少使用甚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10元餐费1元花在调料上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广义调味品占了四样。你能想到吗?2004年,中国餐饮业零售总额约6000亿元,中国调味品零售总额约为590亿元;在经济发达地区,每消费10元的食品,其中就包含1元的调味品消费。
  
  中国人的菜品“一勺定乾坤”,这勺指的是,调味品现场调味。海鲜酱、鲍鱼皇、老干妈豆豉、干锅香、浓汤宝……随着餐饮业的发展,调味品产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速,每年以20%-35%的速度增长。仅辣椒酱一个品类,中国消费超过5亿元,同时消费额以每年16%的高速递增。
  
  不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容易被左右。据有关统计显示,到终端购买调味品的用户指定品牌的占70%,另外有30%的人并没有明确的购买目的,这些人主要凭产品包装、卖点广告(POP)等终端宣传品的刺激和营业员推荐实现购买,而通过营业员的极力推荐,会有25%的人改变主意,购买推荐品牌。可见,新的复合调味品研制开发之后,大力进行宣传营销非常重要。
  
  所以,如果想让中国消费者了解你的调味品,还是先做广告吧。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