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果醋饮料 国标 出台

【新快报】果醋饮料国标9月出台存悬念

2009-07-14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权威人士处证实,由于目前各家企业的标准差距甚大,全国较大的四家企业都希望“果醋国标”更接近各自企业标准,目前正处于“拉锯战”,今年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近日,中山一果醋企业以同行一家企业侵犯其外观专利为由,将对方告上法庭,这场诉讼的背后,是果醋市场近几年高速发展,引来众多企业分食的必然后果。果醋饮料行业发展10多年来,一直没有行业标准,进入的企业也良莠不齐,去年底,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委会发布《果醋饮料》国家标准(下简称“果醋国标”)征求意见稿,有消息透露今年9月将正式发布“果醋国标”,但记者昨日从权威人士处证实,由于目前各家企业的标准差距甚大,全国较大的四家企业都希望“果醋国标”更接近各自企业标准,目前正处于“拉锯战”,今年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定位不清晰 长期被边缘化

  醋的保健功能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但醋饮料发展10多年以来,却没有成为饮料中的一个大品类,目前全国性的企业也寥寥无几。“原因在于,对醋饮料的定位不清晰。”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是醋饮料行业的专家,他认为人们对醋饮料的接受已经没有障碍,问题就是企业对产品的定位摇摆不定,没有与目前成熟的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有明显的区分。据了解,几年前,广东一家果醋企业生产的“贵妃醋”定位为美容诉求,价格也不低,曾经一度非常火爆,但一段时间之后就沉寂下去了。陈生认为,根据其10多年的市场经验,发现醋饮料是被边缘化的饮料,“一直不温不火,最大的企业也不过几个亿的销量,跟其他大品类的饮料相比,差距非常大。”

  同时,由于目前还有行业标准,醋饮料的低门槛吸引了很多企业投入市场,杂牌醋饮料、食醋香精勾兑的、贴牌的等充斥市场,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消费者对醋饮料的认知。

  因此,陈生将醋饮料定位为“佐餐饮料”,加上醋饮料独特的助消化、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醋饮料就成为了佐餐的最佳饮品。“醋饮料必须从这个方向杀出一条血路。”在陈生看来,醋饮料突破其单一的保健、美容诉求,变成餐桌上的饮品才能保证醋饮料的独特性。

  等待挖掘的市场潜力

  近日,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软饮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果醋饮料拥有惊人的市场潜力,未来几年,我国果醋饮料有望维持每年数倍的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果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201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

  实际上,醋饮料目前的最大市场在广东,天地食品旗下的“天地壹号”的发展轨迹从某些方面反映出醋饮料行业的发展。“天地壹号也经历过高速发展,起落明显的阶段。”陈生告诉记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醋饮料的市场定位不清晰。

  市场潜力有多大,每年以50%的速度高速增长?陈生认为,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刚开始做的时候,天地壹号仅有一条生产线,但从前年开始,那条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们不得不提前三个月为旺季准备。”但对消费者而言,食品越新鲜越好。因此,天地食品集团今年斥资1.1亿元建厂、新增生产线,“明年投产后的产能是7.2万瓶/小时,是现在的好几倍。”这几年来,天地壹号不可否认已经是广东醋饮料行业的老大,但河南的“原创”早已经走向全国;麦金利也在北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天地壹号在广东稳扎稳打12年,尽管已经占据广东市场超过7成的份额,但对外省市场的渗透力度仍不够。

  陈生透露,一向稳健的天地壹号目前已经具备向外走的“功力”,计划明年起进攻全国市场。记者了解到,其实今年天地壹号已经逐渐“试水”广西、海南、大连等市场,但在当地市场还未能形成一家独大局面。

  “果醋国标”的利益博弈

  不可否认的是,这块尚未成熟的饮料“处女地”,竞争程度却不亚于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等成熟品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千家醋饮料生产企业,仅广东就有大小品牌40多个,而大部分是傍名牌的、贴牌的、山寨的等等,质量上更是千差万别,其中9成醋饮料是食醋、香精、水勾兑而成,真正以苹果发酵制成的饮料寥寥可数。而在竞争上,各种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往往是低价劣质产品在餐饮渠道占上风,“低价产品有很高的利润空间,而这部分利润往往就在高昂的开瓶费上,最终‘埋单’的也是消费者。”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正规企业一般“拼不起开瓶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底,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委会(下简称“国标委”)发布《果醋饮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在意见稿中的技术要求部分也提到,果醋饮料不得使用未经果醋发酵产生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醋酸作为辅料调制果醋饮料,产品应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沉淀,无外来杂质。产品标志上,名称应由“发酵型”、“水果名称”和“醋饮料”三部分组成。例如以“苹果”或“苹果汁”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果醋饮料应命名为“发酵型苹果醋饮料”。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醋饮料企业各自为政,企业间标准有很大差异,也导致在国标制定过程中产生很多分歧。“一条含气生产线的投资起码在2000万左右,若国标要求醋饮料含气,将淘汰过半醋饮料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行内人士分析,尽管目前有几个企业的标准比较高,但若参照上述企业标准制定果醋国标,其他的大部分企业将无立足之地,这也是果醋国标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之一。

  该位人士表示,果醋国标未能出台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醋饮料行业还未有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国标的制定势必提高门槛,而将一大部分小品牌剔除出市场,剩下的几家大企业实际上也是在进行利益博弈。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090714/07076475883.shtml(新快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