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葡萄酒

【第一财经日报】真假难辨 进口葡萄酒疯狂

2010-11-29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相比白酒的疯狂,国内葡萄酒的涨价表现温和很多,不过在游资的助攻下,进口葡萄酒的表现却有点疯狂。

  相比白酒的疯狂,国内葡萄酒的涨价表现温和很多,不过在游资的助攻下,进口葡萄酒的表现却有点疯狂。

  “从9月初,葡萄酒开始涨价。”北京葡萄酒销售公司的一名人士说,其中,原出厂价位在40元左右/瓶的长城葡萄酒涨到50元左右/瓶,张裕旗下几款爱斐堡系列高端葡萄酒出厂价也上调了20元/瓶左右,涨幅约一成。不过,虽然出厂价提高了,但此番涨价并没有波及到零售终端市场。

  对此,张裕葡萄酒办公室的一名人士称,减产是主要原因。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葡萄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年初出现的自然灾害,导致我国云南、宁夏等地葡萄减产,市场供需出现失衡,葡萄价格上涨。以云南弥勒葡萄为例,由于持续干旱,该地区今年减产30%,收购价维持在4~5元/公斤,同比增幅较大。2010年主要葡萄品种的涨幅都在10%~15%。

  但业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今年葡萄收购价格、减产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影响的应该是明年的葡萄酒市场。从收购到生产、上市,葡萄酒通常有固有的周期,今年收购的葡萄酒通常会在明年七八月份才上市。

  “进口葡萄酒价格才离谱呢,有些明明是国产酒,贴上一个进口标签就能高好几百元。”上述张裕人士抱怨。同时,艾格农业一名分析师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走高端路线的进口酒的涨价也带动了国内葡萄酒的涨价。

  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国内消费量增长迅速。据上海海关统计,2010年1至8月份的瓶装酒进口量已经与2009年整年持平。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去年的两倍,而进口额的增长可能接近去年4倍,达到4亿美元。

  在上海的一家进口葡萄酒经销商,连业务员都有些分不清品牌各异、品种各异的产品。据统计数据,2009年仅在售的进口葡萄酒品牌就达到1386个。

  国内葡萄酒的价格体系相对比较透明,竞争更为激烈,而进口葡萄酒缺乏一个规范的定价体系,由于年份、产区、等级、酒庄、葡萄品种、品牌等不同,不同类型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可能相去甚远,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对经销商把拉菲的副牌当主牌卖、随意涨价、虚高报价等行为也认知不清。

  除了价格体系不透明,进口葡萄酒涨价凶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游资的炒作。目前做葡萄酒生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成品酒,二是押注期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商称,自己去年直接跟意大利的一个酒庄签订协议,将酒囤积在别人的酒窖内,现在价格已经翻了四倍,等着有更大收益时出手。

  此外,近年来葡萄酒开始受到温州游资的关注,并被喻为“液体黄金(1363.20,0.80,0.06%)”,以前在温州做进口葡萄酒的多为海外华侨和原来就从事酒类经营的商人,但现在很多老板把原来从鞋服制造、煤矿等传统产业游离出来的资金,或者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退出来的资金,投进了进口葡萄酒市场。

  在游资的炒作下,许多并不知名的葡萄酒纷纷报出了几千元的高价,甚至有些出自世界名酒庄的葡萄酒报出了每瓶10万元以上的价格。“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资金开始参与到炒作中,红酒的价格被炒得太高,偏离其价值太多了,难保又是下一个泡沫。”上述艾格农业分析师认为。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1129/01159021844.shtml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