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装粮运输车 粮食 运输

政策支持散 装粮运输车市场前景广阔

2007-10-29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继国家粮食局发布《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之后,今年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尽快建立全国散粮物流体系”。在如此大好的前景下,散装粮食运输车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粮食运输形势逼人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已居世界前列,唯有包装运输、人工装卸这一落后方式仍然大量存在,成为制约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形势和提高物流效率的要求,粮食装卸、储运、周转环节密切衔接配套,公、铁,水运输方式在分工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结合。“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消费需要,必然要求粮食物流设施和物流作业要与之相匹配。但目前我国80%以上的粮食运输仍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粮食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包装,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整个过程靠人工操作。由于整个流通环节需要经过多次灌包、拆包,包装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据估算,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天到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运距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左右。虽说我国推广散装粮食运输已经有了一定的条件,但推广散装粮食运输仍形势逼人。

 

  散粮专用车迎来发展时机

 

  新《规划》提出的粮食物流“四散”化,是相对于粮食包装流通形式而言的。实现“四散”化,为我国散粮专用车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以“四散”为流通方式的粮食比率只占20%。粮食流通从产地收储、运输到加工厂,要经过三装、三包、三卸、三拆过程,效率极低。

 

  在“四散”中,散运、散装和散卸都对散粮专用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包装流通改为“四散”流通,装卸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车辆结构和功能也必须有所改变。原来的普通栏板式载货车需要加装相应的自卸系统以方便散粮卸货。为了适应稍长距离的运输需要,保证粮食质量,需要用带有自卸系统的厢式车运输;运输面粉等粉状粮食需要专门的罐式车。一些重点粮库相继使用了散装粮食专用运输车以及多轴半挂车组成的半挂列车。采用顶部装粮,车厢顶部为可伸缩雨篷,卸车为底部自溜式。也有少数车辆采用液压后翻和侧翻两种卸车形式。

 

  从目前我国专用车行业的技术水平看,完全有能力针对散粮物流的特点开发多种散粮专用车,满足“四散”需要。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粮食物流的不断发展,我国散粮专用车的产量、品种将会有较大增加,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升,未来散粮专用车将向机械化、自动化发展。

 

  三大趋势话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数量和范围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粮食物流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和走向。

 

  首先是粮食散装化运输。散粮运输是指粮食物流过程中的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四散”化作业方式。这种作业方式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提高物流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实现公铁水联运、减少物流环节等优势。目前,这种运输方式在国际上已被广泛使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工业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粮食散装化运输。

 

  其次是粮食集装箱化运输与大宗散粮运输方式相比,全社会对于粮食多品种、多样化、门到门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只有粮食集装箱化运输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粮食集装箱化运输最初由加拿大于1975年率先采用,并被许多国家看好。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集装箱运输化比例已经占到粮食物流总量的5%以上。

 

  最后是粮食物流发展趋于信息化。随着散装粮食专用车运输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粮食物流的管理效率和作业效率,即实现物流协同作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最终达到物流管理流程清晰、数据集中处理、业务操作规范的目的。国外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信息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国近几年才开始研究,并在粮食交易市场和大型粮食港口采用。

 

  相关粮食专家认为,要加快我国现代粮食物流的建设步伐,需多方协作,整合现有资源,大胆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专家建议须提高4个方面能力:一是提高中转能力,即在枢纽站点继续建设中转性质的仓储设施;二是提高装卸能力,即在粮食主要集散地建设发放和接收设施;三是提高整体运输能力,包括购置多种运输工具和优化整体的运输网络;四是提高全面协调能力,主要是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创新体制并整合现有资源。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