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DHL 撤出 国内快递业务

DHL退出在华国内快递业务

2011-06-30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外商直接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似乎正在遭遇“水土不服”的困境。

  十二五生物医药市场总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 进入专题>>

    外商直接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似乎正在遭遇“水土不服”的困境。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运发展”)6月29日发布公告,其下属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敦豪”)将所持有的全宜快递、中外运速递公司及金果三家公司的全部100%股权转让给深圳市友和道通实业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中外运敦豪成立于1986年,由外运发展与德国敦豪(DHL)合资经营,双方各占股50%。2009年,中外运敦豪收购了全宜快递、中外运速递和金果三家公司的100%股权,整合后开展中国国内快递业务,这也是DHL在华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唯一渠道。

    卖出此三家公司意味着DHL将撤出中国国内快递业务。受此消息影响,外运发展A股当日下跌0.21元,收于每股8.16元,跌幅2.51%。

    值得注意的是,和当初的收购价格相比,这次股权转让却是个“亏本”的买卖。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外运敦豪当初收购全一快递的投入约为3亿元,此次出售价格均有所下调,其中全一快递的转让价格仅约1亿元。

    外运发展公告同时显示,在一年多的经营中,中外运敦豪国内快递业务处在亏损状态。截至2010年末,中外运敦豪下属开展中国国内业务三家公司累计亏损约9923万元,截至2011年3月末,全宜快递、速递公司及金果合计资产总额约2.17亿元,合计负债总额约3.47亿元,累计亏损约3300万元。

    据外运敦豪相关负责人回答“公司为何出售国内快递业务”等问题。不过,外运发展公告给出解释,“目前国内快递业务竞争过于激烈,外资快递公司缺少成本上的优势;另外,2009年10月1日修订后的《邮政法》开始实施,配套法规、规章出台后,对外资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政策并不明朗”,因此中外运敦豪会将业务重点重新移至国际快递业务。

    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表示,除了政策方面带来的障碍,另一方面,国内快递市场现在还处于竞争无序的状态,小型快递企业价格优势明显,所以在国内快递业务上,国际快递巨头的竞争优势全无,这应该是DHL退出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根本原因。

    “差强人意”是DHL等国际快递巨头在国内市场经营上的现实写照。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德国D H L、美国FedEx及U PS和荷兰T N T这四家国际物流大鳄,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直营或合资等各类方式,在国内拓展包括国际和国内快递在内的各项业务。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快递公司的快速发展,这四家公司的国内业务却不尽如人意。

    因此,有业内人士担忧,DHL此次退出国内快递业务可能会对外资快递企业在华业务拓展造成一定影响。

    “DHL的退出,只能说明外商直接经营国内快递业务遭遇“水土不服”,或者竞争不过本土企业。”美国投资机构Colum biaCapital投资经理张超介绍,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外资在国内快递业务的拓展和投资热情,面对国内这个巨大的快递业市场,未来外资可能通过参股国内企业等更多灵活的方式进入国内快递业。

    此言非虚,《2010-2015中国物流运输业报告》中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和国际快递市场规模分别为373亿元和155亿元,未来受中国经济增长、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支持等拉动,将保持23%和33%的增长,2015年将达到1292亿元和323亿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梁焕磊表示,现阶段中国国内快递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外来企业相比还很不成熟,因此国家通过对外资快递企业限制,来保护国内企业。但随着国内快递业整合和完善,国家政策放宽,DHL很可能会以某种方式重回国内市场。

    另外,洪涛指出,DHL并非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而是选择了不同的经营路线。他指出,DHL现在退出中国国内快递市场,是把精力集中在国际快递市场上,这对于DHL来说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据发改委《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的报告,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已控制中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这意味着,在国内业务进展不利的情况下,四大快递公司仍能在中国市场实现盈利。

    张超还指出,即便是国内快递业务,对于外资来说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相关业务从一二线城市向中小城市渗透的过程,留给了外企和外资很多机会。国外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国内企业比,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对于国内同行而言,国外快递公司仍是强劲的竞争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