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国产影片

国产影片迈入“战国时代”

2008-02-01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从20071129日起,随着《命运呼叫转移》等相继上映,2008年度贺岁片之战硝烟再起,国产贺岁影片纷至沓来。“真枪实弹”中,中国贺岁影片已走进“战国时代”,贺岁档上映影片密度创下历年新高。去年1130日一天就有《命运呼叫转移》等两部电影上映;而仅仅过去不到半个月,1213日,备受注目的《投名状》上映;1220日,《集结号》登场;还有阿甘导演的《大电影21221日上映,王家卫导演的《蓝莓之夜》1222日上映,《棒子老虎鸡》也将上映时间定在12月底。进入20081月,又有范伟主演的《耳朵大有福》、杜琪峰执导的爱情文艺片《蝴蝶飞》、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我叫刘跃进》、反映春运买票难的《一年到头》上档……大家都争抢在2008130日周星驰两年磨一剑的《长江七号》之前亮相;到了春节,偶像明星周杰伦的《大灌篮》也将来分一杯羹。

 

  贺岁片一般是欢欢喜喜,但今年却是“流血流泪”,似有悖习俗,但市场反响又不错。据中影公司方面的数据显示,目前《投名状》、《集结号》的内地总票房均超过两亿,而《长江七号》,几乎铁定将成为“两亿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

 

  开胃小菜变正餐

 

  20071130是个特别的日子,票房“凶猛”的《色,戒》终于下档,影迷们迎来一个长达3个月的悠长的贺岁片档期——从20071130一直延续到今年2月春节假期,近20部国产电影陆续登常这也许是个让习惯在喜庆氛围中体验欢乐“年味”的中国人颇不习惯的贺岁档——我们可以看到豪华的武打片、悲壮的战争片、伤感的爱情片、离奇的科幻片,除了《命运呼叫转移》、《大电影2》等屈指可数的喜剧片之外,大多数时间观众将不能在电影院里听到冯小刚式的“油嘴滑舌”。

 

  一位观众就说:“以前贺岁电影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开胃小菜,到年底大家放松一下,乐一乐,现在好像变成正餐了。”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呈现三段式结构:200712月初的《命运呼叫转移》等打头阵;12月中旬开始,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和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携手掀高潮;而2008年的1月到2月,将是周星驰导演的《长江七号》和周杰伦主演的《大灌篮》的天下。有专家预言:由于电影数量众多,强片云集,档期拉长,今年的总票房有可能达到6亿元至8亿元人民币。

 

  先期看过《长江七号》的业内人士给予该片很高评价。至于《投名状》和《集结号》两部国产大片的竞争,《投名状》导演陈可辛说:“贺岁档是最大的档期,有那么多票房,我们只要拿到一半,大家都很开心了。那么如果一个拿70%,一个拿30%,那又怎么样?不也很好。”

 

  周杰伦主演的电影《大灌篮》虽然2008年才上映,但首部宣传片2007111日起在香港播映,不到1分钟的宣传片,由导演朱延平专程重拍,耗费数十万元港币。

 

  自从2003年张艺谋贺岁档推出《英雄》,并且使贺岁片的商业价值从千万元级提升到了亿元级开始,“高举高打”已经成为贺岁档的主导模式,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加大宣传,贺岁宴无“大”不成席。去年,《满城尽带黄金甲》更强化了观众的这种印象。其实,一个良性的贺岁档应该有不同类型、不同成本的影片,今年《棒子老虎鸡》、《命运呼叫转移》等中小影片掺和进来,观众多年的期待已经实现。

 

  一年不开张 开张吃一年

 

  “贺岁档”是中国式大片抢破头的黄金时段,总有影片会一窝蜂地挤在这个档口跃跃欲试,等待上映。与过去观众所每每期待的“冯式喜剧”不同的是,今年贺岁档的贺岁电影,其类型、题材已脱离了喜剧贺岁这个单一轨道。

 

  不过,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冯小刚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集结号》真正打动观众的并不是战争场面和视听震撼。”

 

  没有冯小刚参与的贺岁档总显得不够完整,从《甲方乙方》算起,10年来,观众目睹了这位拍电视剧起家的导演靠打贺岁牌在电影圈逐渐“做大”的过程,也目睹了他近年在放弃喜剧路线后状态的起伏不定。《集结号》并非冯小刚的喜剧之作,但却放在了他最熟悉的贺岁档期推出,冯小刚作为贺岁风向标的作用,今年是一次重新测试。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最好的两个档期仍旧是圣诞和春节,曾经有电影专家指出,如今的中国导演不少人都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他们大都喜欢照着“贺岁”使劲。而到了年末,大多是阖家欢聚的时候,有钱又有闲,因此电影发行方以及导演们都喜欢聚集在这个时段期待丰厚的回报。制片方也觉得贺岁档期好赚钱,把各种影片放到这个档期上映。一位观众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早就拍好了,后期制作也已完毕,2007年‘十一’期间,该片还在韩国釜山、中国香港等地放映过呢。可影片的上映日期还是定在了20071220日,要的就是在海报上打上‘贺岁’俩字儿。”

 

  笔者在采访各大影院的经理们时了解到,他们对于多种类型影片的出现,特别是悲剧片扎堆贺岁档并不担忧,反而看好。他们表示,其实“贺岁档”只是一个概念,试想,如果电影院放的都是让人哈哈大笑的电影,观众也会有腻歪的感觉。

 

  新休假制给电影新机会

 

  中国内地影坛从贺岁档诞生,一直到如今贺岁档混战一片,已经走过了10年的时间。虽然“贺岁”是个颇具中国文化传统的字眼,但“贺岁片”的概念如果深究起来,却来源于美国好莱坞对电影市场的一种操作理念,它是指电影从业人士利用圣诞节、新年这一特殊时段而推出的影片,背后有着强烈的商业概念。

 

  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说:“贺岁片首先应该弄明白是‘贺’谁的‘岁’。既然是国内贺岁片,那目标就应该是中国观众,而不是外国人。从民俗上讲,中国人过春节,图的是喜庆吉利,自从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出现,贺岁片一直走喜剧路线。冯小刚最初为国内导演赢得投资人的信心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贺岁喜剧牢牢抓住了国内观众。但是自从李安的《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后,一下激起了国内导演的雄心,于是,《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一批悲情大片相继占领贺岁市场,以喜剧为主的贺岁概念逐渐被改变。”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地区借鉴西方的模式,引入了“贺岁片”的概念。1981年,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摩登保镖》成功上映,此后,《富贵逼人》、《福星高照》、《八星报喜》等贺岁片陆续在香港元旦、春节前后上映。对贺岁片概念最早的认识来自录像厅,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人来说大体如此,譬如港片《八星报喜》、《富贵逼人》和《满汉全席》,都让观众在黑漆漆的录像厅里感受过明星云集带来的笑声。记忆里每部贺岁片的结尾,角色会跳出剧情和导演一起向观众双手作揖,道出“恭喜发财”的祝福。

 

  1997年,冯小刚在岁末推出了电影《甲方乙方》,该片轰动一时,全国票房达到了3600万元人民币。此后两年,冯小刚又先后推出他执导的《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真正执掌了内地贺岁片的大樱2002年岁末,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在贺岁档期上映,彻底改变了内地电影市场的“贺岁”概念,武侠大片代替了此前冯氏贺岁片的主导地位。

 

  贺岁电影的原意就是为特定的节假日提供一种休闲娱乐模式。今后既然我们假期多了,分散了,以后外出旅游的人会少一点,那么看电影的人就会多一点,我们可能就要在清明、端午、中秋节拿出一点和这个节庆氛围相适应的电影,这对电影工作者来讲是一个发挥的机会。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