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风投业

我国风投业再临洗牌

2008-07-21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我国风险投资业在1998年以后的十多年里获得了高速发展,无论从风险投资总量、风险投资增量、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分布,还是风险投资的业绩上看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风险投资业经历了两个“疯投”期,第一个是2000年到2001年间以“点击率及创业板”为背景特征的高潮期;第二个是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以“市盈率及全流通”为背景特征的高潮期。

 

  众所周知,第一个“疯投”期的代价是,随着依靠网站点击率盈利模式的破灭和对香港创业板的失望及国内创业板开板无限期推延的绝望,一批本土风险投资机构因资产流动性困难而相继停业或倒闭,一批本土风险投资人因铤而走险(炒股权、股票)而相继转业或出事,因而我国风险投资业进入了缓慢的发展期(也称“寒潮”期)

 

  第二个“疯投”期的代价即将是,随着依靠高市盈率盈利模式的破灭和上市塞车全流通受挫的打击,一批新设立的、激进的民营风险投资机构(私募风险投资基金)正面临着倒闭的威胁,一批风险投资新人由于在短期内难有好的账面业绩将失信于出资人,我国风险投资业将面临此轮的重新洗牌调整,然后进入理性的发展期(暂且称“巩固”期)

 

  这个时期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因素。一是20065月后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积蓄已久的、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和准上市股票价值暴涨,给作为原始股东的一些风险投资者(机构或人)赢得了高倍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浮动性投资收益,给“寒潮”期一直苦于找不到投资退出渠道的风险投资者带来了福音和机会,给我国风险投资业开创了激奋人心的机遇。二是我国风险投资机遇引导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大举迅速进入风险投资业,激发一批投资经理人的梦想,大批新的从业人员及机构不断涌现,从而导致近期风险投资业内在募集资金、挖掘项目资源和招募投资经理等方面的无序竞争,如有的投资经理人募集资金时接受零管理费和三年(或加二年)的条件,寻找投资项目时接受相当于投资当年预测每股收益十多倍甚至二十倍市盈率的投资价格条件;三是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处于“通而不畅”的状态,IPO塞车和限制性退出导致风险投资项目不能如期上市、及时退出,难于实现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四是投资经理人数量不足而且经验也不足,导致投资严重滞后而资金的有效使用期缩短,投资运作难度加大。

 

  实践证明,经过第一个“疯投”期及其以后“寒潮”期,而能够正常生存(有投资运作)下来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最近的新一轮高潮期或多或少赢得了较大收获。因此,这种现象被业界称为“剩者为王”。

 

  中国风险投资即将面临新一轮的重新洗牌调整阶段,近年来以非常规条件融资而又以高投资成本方式施行激进投资的那些新设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可能会首当其冲。经历第二个“疯投”期,并面对其后的重新洗牌调整期,在所难免。

 

  要处势不惊,并能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王中王”风险投资机构,应当坚持风险投资主业不能动摇;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不能变;维持已拥有的资深风险投资专业管理团队稳定不散;构建市场化的具有风险投资行业特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