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贷款 石油 双赢

“贷款换石油”,双赢?

2009-03-05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公司以及政府的大手笔,继2月12日中铝宣布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后,2月17日中俄双方就“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

  文/中投顾问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公司以及政府的大手笔,继2月12日中铝宣布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后,2月17日中俄双方就“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

  其实,早在2008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访俄,与俄罗斯就能源合作达成多个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以获得未来20年来自俄罗斯的3亿吨原油;中俄还就共建俄远东石油管道中国支线(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签署了合作文件。

  2009年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能源对话。由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带队的中方谈判代表和由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谢尔盖·什马特科带队的俄方谈判代表已就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并签署了正式协议。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采取固定利率,约为6%左右;俄罗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石油价格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国通过铁路运输的石油供应不受该协议影响,并增加至1500万吨。除此之外,作为中俄能源合作的组成部分,双方2月17日还签署了包括核能、电力、矿产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至此,在谈判桌上鏖战了近5个月之后,中俄双方终于在“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上达成了一致。

  中投顾问:这一合同的签署,对于中俄两国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会出现双赢的局面吗?

  首先,从这次合作协议的背景来看,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势下达成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大跌,俄罗斯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但是,随之,外资大量从俄罗斯流出,国际储备减少600亿美元,几大石油公司陷入债务危机,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以稳定国家金融形势,缓解大型油气公司的资金短缺困境。最近这两年,出于战略需要,俄罗斯几大石油公司在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到处抢占资源,扩张势头很猛。这种扩张缺少自有资金的支持,不得不向西方大量借贷短期债务,仅今年年底到期的债务就有800亿美元。另外俄油气公司还面临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这几年他们在本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而要保证同时向欧洲、亚洲的供油,必须扩大勘探开发,也需要大量引进资金。

  另一方面,俄罗斯正在制定2030年前的能源战略。俄罗斯与欧洲在油气供给问题上相互依赖,既是欧洲的软肋,也是俄罗斯的软肋。如果开辟了东方市场,不但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为俄罗斯经济振兴提供支撑,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地区分离主义,维护俄罗斯国家的统一。而在能源出口方面,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可以大大减轻。如果远东油气管道已经开通,俄罗斯人应对西方压力的姿态可能更为强硬。而中国的大市场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由此看来,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将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利好,那么我方在“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又获得了什么呢?

  首先,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来说,通过贷款换石油,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性资产,比坐等美元贬值要强的多,此种方式对于解决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抵御金融风险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其次从能源战略看,中国能源需求增长旺盛,必须扩大境外能源供给。2008年中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同比增长9.5%,而2007年,这个数据为18328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中东地区引进,这使得我国的石油进口运输对马六甲海峡过度依赖,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解决近距离陆上石油运输的问题。而将于今年完工的远东管道中国支线是中国第二条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年输油达1000万吨,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从外交关系来看,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新上任,对中国政策尚不明朗,以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恶化的中法关系的格局下,中俄此时的能源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经贸领域,成为双方更大规模合作的前奏。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