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国公司 海外并购 规模 200亿美元

今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规模超2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

2009-04-01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投顾问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许多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甚至超跌,收购成本大幅降低,而且目前各国央行都采用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未来通胀率一定会抬头,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货币竞相贬值,这种背景下矿产资源可能会升值。

  文/中投顾问

  今年以来,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行动”频频作为。根据全球最大财经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Reuters)发表的报告,截至2009年2月17日,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今年的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中投顾问认为,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很多企业估值或矿产资源价格大幅降低,因而当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的好时机,但抄底不能太盲目,要考虑文化、制度上的差异和自身的战略地位,否则是“引火烧身”。

  在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低迷之际,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纷纷显露了在全球的能源和资源领域加大收购力度的宏图大计,而对于海外金融机构并购的看法依旧谨慎。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显现出偏好资源、远离金融的特点。

  在中铝公司收购全球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成功打响第一炮之后,多家中国企业加紧海外并购的步伐,如五矿集团斥资17亿美元全资收购澳锌矿公司和华菱钢铁斥资7.7亿美元收购澳第三大铁矿石商16.5%股权。

  资源类企业是此轮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目标。除了大名鼎鼎的力拓集团以外,其它几家被并购的对象也都是掌握着重要矿产资源的企业。

  中投顾问认为,在目前国内扩大内需、银行贷款等一系列的措施下,中国的经济很可能在率先复苏,由于中国本身资源的需求量大,如果不尽早解决资源储备的问题,那么在经济复苏后的下一轮发展阶段中国将遇到更大的瓶颈。

  中投顾问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许多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甚至超跌,收购成本大幅降低,而且目前各国央行都采用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未来通胀率一定会抬头,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货币竞相贬值,这种背景下矿产资源可能会升值。

  与能源和资源领域的热情相比,在中国平安等金融海外并购失利后,中国对海外金融机构保持了冷静。2007年,中投公司斥资收购美国私人直接投资公司黑石集团(百仕通)的部分股权,目前也已经造成数十亿美元浮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2007年投资比利时的富通集团,造成账面亏损约157亿人民币;而招商银行在去年收购香港永隆银行后,也在本周表示需为其商誉在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作拨备。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表示,该公司已经决定不参加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友邦保险(AIA)的竞投,因AIA的资产质量已经发生改变。

  对于企业海外“抄底”的热情,政府除对资源性企业的海外并购给予鼓励外,对其他行业企业提出的海外并购并没有明确的给予鼓励,但也没有进行抑制。政府认为,这是一种市场性的行为,是否进行海外并购企业说了算,与政府无关。国资委日前表示,未来3年,国家将鼓励企业开展海外资源开发和并购,对重大境外能源投资项目予以贷款贴息、优惠贷款和提高财政注资比例等支持政策,同时中国政府正在研究从外汇储备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海外能源勘探开发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石油企业获取海外资源。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