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部六省 力推 区域中心建设

中部六省力推区域中心建设促经济发展

2009-05-05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从国家统计部门了解到,随着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着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文/中投顾问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从国家统计部门了解到,随着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着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湖北着力武汉大都市经济圈

  武汉市扩大与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城市之间的联合协作,立足都市圈发展,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加快基础设施衔接,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武汉为核心城市,按照以“一小时距离法则”,不断优化都市圈城镇空间格局,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壮大城市规模。按照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三镇功能分区明显、卫星城镇拱卫、周边城市支持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塑造现代都市格局,以增强其吸引和辐射功能。

  200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率先突破,正在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3960亿元,同比增长15.1%,在中部地区一枝独秀,引领武汉城市圈快速发展。

  湖南打造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同时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是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三市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目前已建成了3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三个城市的基础比较好,联系比较紧密,三个城市在半小时车程的范围内,具备大规模的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优势明显,正逐步打造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的新城市群典范。近几年,长株潭三市经济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都占有较大比重,产业发展较为合理,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十分明显。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增长速度15.1%,株洲市930亿元,增长速度13.5%,湘潭市655亿元,增长速度为13.8%,三城市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3%以上。

  安徽构筑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市组成,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皖江城市带是中部地区最接近长江三角洲与其他沿海省份的城市群,群中城镇化水平高,交通网络密集,对外联系方便,区域经济外向度较高。以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城市为城市群核心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逐步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目前,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5%在长三角打工,这使得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一方面逐步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强化了垂直的产业关联;另一方面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立足工业化产业错位互补发展强化了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2008年,马鞍山市国内生产总值636亿元,同比增长15.5%,芜湖市749亿元,同比增长16%,铜陵市328亿元,同比增长16%。总体来看,三个核心城市经济总量不大,但增长速度较快,显示了较强的发展后劲。

  江西力推昌九工业走廊

  昌九工业走廊北起九江,南至南昌,以南昌、九江两市为支点,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动脉和龙头,也是江西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昌九工业走廊按照“高起点、高层次、多方位、开放式”的新要求,“依托园区办工业,以工业的崛起加速江西的崛起”,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及沿长江产业带建设,力争把昌九工业走廊建成江西省经济繁荣、工业发达的新型城市群,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昌九工业走廊的交通四通八达,除了京九铁路和长江水运外,3条国家高速公路在走廊交错,和走廊里两个机场一起,织就了省内的“四小时经济圈”和连接长珠闽的“八小时经济圈”,把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和城市群落密集区、开放型经济密集区,走廊地区成为江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成为江西省的共识。2008年,南昌市国内生产总值1650亿元,同比增长15.5%,九江市生产总值703亿元,同比增长13.5%,经济总量不大,期待发力。

  山西省谋划建设太原经济圈

  太原经济圈以省会太原市为中心,以晋中市、吕梁市、阳泉市、忻州市为核心圈,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体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40%。山西省以加快太原经济圈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三大基地、四大中心”,以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太原、榆次同城化,强化太原与圈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与周边省市、中部地区和国内各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太原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对全省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不断提升对黄河中游经济区的拉动力,把太原市建成为黄河中游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河南着力建设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843个乡镇。区域土地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多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中原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

  “中原崛起看郑州!”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以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不断增强核心城市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枢纽城市地位,着力抓好大枢纽、大金融、大物流等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壮大中心城市,培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卫星城,逐步调节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工,建设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中部六省打造的经济圈中,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2008年,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3004亿元,洛阳市1919亿元,许昌市1050亿元,平顶山市1050亿元,焦作市1031亿元,新乡市886亿元,开封市695亿元,漯河市550亿元,济源市227亿元。

  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了解,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中举足轻重,着力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跨地区的城市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