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白酒巨头 进军 保健酒

【中国联合商报】白酒巨头大举进军 保健酒行业发展或将提速

2009-08-25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白酒业巨头茅台集团日前在京高调宣布推出一款名为白金酒的保健酒,与此前五粮液集团推出的黄金酒遥相呼应。

  白酒巨头大举进军

  保健酒行业发展或将提速

  白酒业巨头茅台集团日前在京高调宣布推出一款名为白金酒的保健酒,与此前五粮液集团推出的黄金酒遥相呼应。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琦介绍,2001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只有8亿元,2005年便发展到45亿元,2007年更是达到了70亿元的规模,到2008年,保健酒行业发展规模则突破了100亿元大关。

  中国保健酒已成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中国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势力。

  相关数据还显示,从2001年到2009年,保健酒市场连续8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

  8月19日,中国保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锋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业巨头进军保健酒,将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劲牌保健酒办公室一位女士在电话中同样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白酒巨头进军保健酒,对于劲牌这样的保健酒品牌并无不利影响,相反会使行业发展提速。

  分析人士指出,从劲酒、黄金酒、致中和、椰岛鹿龟酒等众多品牌再到白金酒,标志着保健酒发展即将进入“黄金时段”。

  白金酒与黄金酒

  白金酒与黄金洒,一字之差,又同为保健酒,再加上其身后的两大白酒巨头,自然颇为外界关注。

  8月9日,对于保健酒行业来说显然非同寻常,当天,茅台集团在京隆重推出了由国宝级调酒师王道远精心调制的保健酒品牌“白金酒”。

  据介绍,该酒以中药“轻方调养”组合,由红参、当归等18味中药原料与茅台酒配制,具有调和气血、调节免疫力、缓解疲劳等保健作用。

  茅台集团副总经理戴传典的一句话点明了白金酒推出的意义。“白金酒将是年销售额82.4亿元的茅台集团全面进军中国保健酒市场的标志。”

  而此前数月,五粮液集团旗下保健酒品牌——黄金酒正式亮相。

  尽管茅台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我们跟五粮液不是敌人,谈不上对手,我们共同努力把保健酒这个市场做大、做强。”

  但作为两大白酒业巨头涉足保健酒行业的拳头产品,消费者在所难免的将两者作对比。

  事实上,作为白酒业巨头茅台和五粮液在大力发展白酒业的同时,数年前就开始了保健酒开发,只是收效相比甚微。

  据悉,茅台集团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保健酒的运作。截至“白金酒”的推出,茅台旗下共有茅台不老酒、古源酒、台源窖酒、茅乡酒等多个保健酒品牌,但除茅台不老酒境况稍好外,其余产品影响很小。

  同茅台集团一样,在“黄金酒”以前,五粮液曾先后尝试过“兴旺发”、“雄酒”、“藏秘康佑”等23种保健酒产品。2007年,五粮液曾联手擅长营销的章光101推出千寻营养酒,但现在在市面上也难觅该产品的踪影。

  究其原因,分析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指出,此前,白酒企业用白酒的销售模式去做保健酒,可能水土不服。

  五粮液后来与擅长保健品营销的史玉柱联手重磅推出黄金酒,尽管时至今日,黄金酒销售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根据其日前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仅为7亿元,但这对于当前保健酒行业来说,已不是一个小数字。

  从销售数据上看,保健酒市场排名第一的劲酒2008年实现销售额不过20亿左右,排名第二的海南椰岛保健酒收入则为4.85亿元,其余其它品牌的销售基本在1亿元左右的规模。

  对应的是,2008年茅台保健酒的销售额为3个亿。

  促行业快速发展

  “长久以来,保健酒一直难登大台面,而茅台白金酒进军高端保健酒市场,显然将改变这一形象。”8月19日,著名营销专家何坊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靠茅台和五粮液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将把保健酒市场做得更大,更利于保健酒行业的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品牌在所难免的会被淘汰。

  徐华锋认为,白酒业巨头进军保健酒,是一个新的热点,将会促进保健酒行业的发展,事实上,市场对此需求也较大,健康饮酒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此相对应的是相关数据的佐证。

  日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表示,目前中国保健酒行业正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递增。2001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只有8个亿,2005年便发展到45个亿,2007年更是达到了70亿元的规模,到2008年,行业发展规模则突破100亿元大关,中国保健酒已成为继白酒、葡萄酒、啤酒之后中国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势力。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保健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同样显示,从2000年开始,“保健酒”每年超过30%的增长率超过了白酒的市场增长。预计2012年“保健酒”行业的市场规模要超过130亿元。

  同时,保健酒总规模虽然突破了100亿元,但仅仅占据我国酒类市场总量的0.5%,远低于国际2%的水平,可以说保健酒在国内市场有着巨大成长空间。

  瓶颈待破

  一方面,近年来,保健酒保持了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仍然有诸多瓶颈需要突破。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相对于保健酒的快速发展,保健酒行业欠缺有序发展、行业标准缺失等也在阻碍行业整体的发展,这些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徐华锋也表示,保健酒行业目前没有行业标准,因为使用的原料多为中药材,也很难标准化。

  业内相关单位也在密切关注此事并做出了些尝试。2009年初,湖南省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中国保健酒质量检测中心在长沙联合举行会议,倡议确立保健酒行业标准,以推动保健酒行业健康发展。

  今麦郎绿茶被检霉菌超标

  ■文/刘春香

  曾经被检出酸梅汤有问题的今麦郎饮品,近日又再生事端。部分今麦郎绿茶在江苏宿迁被检出霉菌超标数十倍。

  一份由江苏省宿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报告显示:今麦郎绿茶被检出感官、霉菌、酵母不符合相关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送检单位连云港市灌南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灌南工商局”)称,只要查出问题将会严惩。

  对此,今麦郎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对此事还不知情,随即挂断电话。

  同批次产品曾“出问题”

  今年7月份,本报就今麦郎系列饮料质量问题做过跟踪报道。与此次检验的不合格产品同一批次的产品,曾被盐城市工商局送检当地检测部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为合格。

  记者获得的一份今麦郎绿茶饮品的检验报告上显示,今麦郎绿茶(低糖绿茶饮料)经送样检验,感官、霉菌和酵母不符合GB19296-2003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其中,感官一栏的检验结果显示: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异臭。瓶内有大量絮状悬浮物,单项评价不合格。

  而霉菌一栏的技术要求为小于等于10,检验结果显示为630,超出最高限度几十倍,单项评价不合格。酵母一栏单项评价也显示不合格。

  该检验报告显示,该瓶今麦郎绿茶的生产日期和批号是2008年8月12日。

  尚有部分商品流入市场?

  据了解,此次送检的产品是由连云港市灌南工商局抽检的样品,被查出不合格的产品,正是此前报道的该批次产品,也是出自同一个经销商。

  据了解,连云港市灌南消费者孙先生从当地小卖部买了两瓶今麦郎绿茶,喝下其中一瓶的一半以后发现有絮状物,随即呕吐、胃痛。

  随后,消费者孙先生和举报人汪某,还有小卖部老板周某前往工商局举报。工商局派人前往小卖部抽样,共从9箱饮料中每箱抽取两瓶,送检9瓶,封存9瓶。

  举报人汪某在工商局缴纳了1700元的检测预收费。

  据了解,目前该批次的今麦郎绿茶尚有近20箱流入市场。在连云港灌云有12~13箱今麦郎绿茶,2~3箱酸梅汤,而该批次酸梅汤此前曾被检测出不合格。连云港灌南工商局目前还封存近10箱今麦郎绿茶。

  此前,今麦郎饮品公司曾以5倍的价格召回有问题的今麦郎绿茶、橙汁等在内的系列饮料,共计180箱。但是由于产品流入市场时间长、面积广,导致该批次产品可能未能全部召回。

  农夫山泉信任危机“加剧”

  ■ CUBN记者 胡海燕 北京报道

  深陷“水源门”事件后,农夫山泉遭遇了一场信任危机。为挽回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的形象,农夫山泉策划了“千岛湖寻源”活动进行危机公关。但此事尚未完全结束,农夫山泉一场新的信任危机又拉开了序幕,近日一则关于“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受质疑”的报道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传播开来,再次将农夫山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分钱”捐赠遭质疑

  “一瓶水,一分钱。每喝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水源地的贫困孩子捐出了一分钱。饮水思源,农夫山泉。”2006年,这条“饮水思源”的广告风靡各大媒体,至今仍有不少人表示记忆犹新。然而,据《公益时报》报道,2006年6月5日,农夫山泉“一分钱”项目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注入500万成立“饮水思源”助学基金,帮助长白山、千岛湖、丹江口、万绿湖等四个水源地的贫困孩子。但从2005年开始,农夫山泉饮用水的市场销售量每年大致是15亿瓶到20亿瓶左右的规模,如此算来,农夫山泉应该每年至少拿出1500万元注入助学基金,而不是500万。

  据报道,农夫山泉“一分钱”项目从2001年便开始启动,但该活动是否都捐赠到位等细节并不明朗,文章称农夫山泉捐赠只是“收集“了公众消费的爱心,却又在以这种方式进行免税,遭到质疑。

  此消息一出,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参与讨论的网友和营销人士此起彼伏,农夫山泉正面临着一场新的信任危机。

  对此事农夫山泉将如何挽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8月13日致电农夫山泉,该公司负责媒体接待的一位工作人员完全否认了此前媒体的报道,认为是虚假报道,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并在积极准备拿起法律武器进行防卫,当本报记者细问所谓虚假报道是指哪些方面时,该员工惜字如金,说包括农夫山泉的销售情况和捐赠情况等都不属实,但当本报记者继续追问实际销售情况和捐赠是多少时,上述工作人员则守口如瓶,不愿透露,随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进一步说明情况。

  被指“不诚信”营销

  农夫山泉信任危机升级

  对农夫山泉捐赠的不透明,有消费者和营销专家纷纷提出质疑,农夫山泉“一分钱”公益活动是否有欺骗消费者爱心的嫌疑。

  8月13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在京召开工作会议,宣布2009第五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据主办方透露,一些企业因近日频发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丑闻而被取消优秀企业公民参选资格,不诚信的公益行为被戳穿,也进一步提醒我们,践行企业公民责任一定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长远规划,要坚决摈弃做“慈善秀”、“公益秀”的念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工协会明确表示,被指在“一分钱公益”事件中有欺诈行为的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被排除在评选范围之外。无疑,这让农夫山泉日前刚遭受“一分钱”捐赠的信任危机再次升级。

  有营销人士撰文指出站在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农夫山泉此次捐赠事件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关系到农夫山泉的生存和消费者的权益,还关系到已渐成潮流的“购物即慈善”公益理念的公信力及可持续性,涉及到能否有效保护广大消费者空前高涨的慈善热情并使之持续高涨,甚至可以说涉及到汶川地震后高调起来的中国慈善事业能否继续高调下去。并表示这起事件应该彻查清楚,给消费者和企业一个真实的交代。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农夫山泉应该通过企业年报,当然最好是企业公民报告,而且最最好的是通过第三方发布,将历年“一分钱”公益活动的情况向消费者说清楚讲明白。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好公民应尽的义务,于企业的公信力和营销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舆论的压力下,农夫山泉在网络上发表申明,仅就对2006年“饮水思源”助学活动作了相关解释,并罗列了500万善款的使用情况。但对农夫山泉公益营销的讨论并没有因此而消停,不仅有来自各大媒体的跟踪报道,各大网站也对此展开广泛的调查。

  8月18日农夫山泉再次在网络上发表申明,罗列了历年的捐赠情况。

  慈善真伪之“辩”

  ■ 文/严碧华

  正当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夫山泉”)全国大型寻源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时,8月11日,《公益时报》一篇《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受质疑》让农夫山泉仿佛突然掉入“冰窟”,该文直指农夫山泉“一分钱”活动不透明、不到位,有伪慈善之嫌。

  8月14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对外宣布,因存在“假捐”,排除农夫山泉参与 “2009第五届优秀企业公民”评选活动。

  当天农夫山泉在门户网站发出声明称,该公司一贯积极投身和倡导社会公益事业,并将其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并表示农夫山泉目前有能力、有机会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对于多年来实施“一分钱”活动的细节,农夫山泉却回应较少,只说了2006年1月1日起至2006年7月31日期间的活动及捐赠情况。

  几天之后的8月18日,《公益时报》以《农夫山泉“一分钱”连遭质疑》对此进行了后续关注,对2001年开展的“一分钱”活动至何时结束,以及这几年期间每年由于“一分钱”活动所捐的款项等相关问题进行质疑。要求农夫山泉公开历年捐赠纪录。

  当天,农夫山泉在新浪网首页发表声明,简要公布了其公益历程。

  短短一周时间里,两者对真伪慈善进行了激辩。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事件并不少,一些企业为了企业的美誉度往往在一些活动上高调宣布其捐赠意向,而后却捐一部分不了了之,并没有将其公益活动定期公布,让公众和消费者明明白白。

  7月份,有媒体同样对深圳月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月朗国际”)捐赠进行了质疑,指出其捐赠不到位,尔后,笔者曾向该公司询问捐赠的具体情况,相关负责人说正在协调,过段时间会向媒体公布,但截止目前,笔者仍未收到任何信息,其捐赠细节对于公众来说仍只是一个谜。

  笔者认为,捐赠是一种自愿行为,但既然向公众和媒体高调宣布了捐赠,企业在公众当中获得了美誉度,无形之中给企业做了宣传,企业就有必要将其捐赠切实到位,并接受社会监督,做到真慈善,而非假慈善。

  原文发布地址:http://business.sohu.com/20090824/n266190993.shtml(中国联合商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