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被异化的钢铁业重组
钢铁业的快速复苏,给国家的钢铁行业振兴规划出了一道难题:一方面国家要求推进产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钢铁业的迅速回暖又使得各地不愿割舍既得利益,纷纷“做大”、“做强”当地钢铁企业,反而导致了产业的进一步分散,产能的进一步膨胀
□ 《中国财富》 本刊记者 | 黄志伟
2009年1月14日,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率先出炉。3月20日,规划细则出台。细则中,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竞争力成为主要关键词。七个月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有望近期出台的消息成为诸多报刊的题头。一时之间,兼并重组再次成为钢铁行业的焦点。
“相对于国外来说,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很低,只有10%~20%,国外一般是60%~70%。集中度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生产技术不到位,环境污染大,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得中国虽然是世界上产钢量第一的国家却没有铁矿石定价权。2009年,中国与国际矿产企业谈判时,许多中小钢铁企业临阵倒戈,使得进口铁矿石价格最终停在了高位。”中投顾问能源类首席分析师姜谦告诉《中国财富》记者,政府选在金融危机期间和众多钢企亏损的时候推进兼并重组,是挑选了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机。但与上述“时机论”略有出入的是,中国钢企的危机实际上并没持续多久。
短暂的危机
经济环境的逐渐向好,让钢铁行业再次信心满满。
“坦率地说,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销售量只是2007年、2008年销售量的2/3。但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影响不大,去年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相对困难一点。我们对钢铁产业还是有信心的。”山东省潍坊市娄鑫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长良告诉《中国财富》记者。他和同行们对钢铁市场的行情很看好,他们成立了一个钢铁协会,准备再在钢铁市场上大干一场。
从2001年起,中国钢铁业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连续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超过20%。2001年,全国钢产量约为2亿吨,之后差不多每两年就增加1亿吨。2008年6月末,钢铁业的盛宴达到了高潮: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比2007年同期上涨45.85%,粗钢、生铁、钢材日产量全部达到最高峰。
危机的发生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市场瞬间从盛夏进入寒冬。价格狂泻让很多销售商至今心有余悸,钢价不是以每月每吨一两百元,而是以每天一两百元的速度下跌。2008年11月21日,国内钢材价格指数比上年年末下跌18.89%,钢材价格一夜之间又回了1994年4月的原点。
建筑、汽车、机械、家电、船舶等五大行业的钢铁消费量占了中国钢铁产品消费市场的八成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上述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内需突然萎缩,钢铁产能突然变得过剩。
建筑业占了国内钢铁需求的半壁江山,仅城镇居民住宅就占了建筑业耗钢量的34%。2008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急剧降温。地产龙头万科2008年11月3日宣布新项目停工,带动建筑业的钢材需求开始大幅下降。
机械行业占国内钢铁需求的16%。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呈现增速回落,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三季度开始放缓,而不少企业奥运会后仍然保持很高的生产水平,导致库存大幅上升、现金流紧绷。四季度多数工程机械企业的重点以消化库存、回收应收账款为主。
家电产品耗钢占国内钢铁需求近8%。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与住房相关的家电产品产销量增速开始持续回落。
船舶业的订单消失得更快。2008年1~9月,全球船舶累计新签订单量同比下滑27.3%,9月新签订单量同比下滑66.1%。
汽车制造业的惨淡同样有目共睹。汽车业耗钢量虽然仅占国内钢铁需求的3.62%,却是附加值高的板材、特钢和钢管的重要市场。汽车制造业自2008年3月产销量到达顶峰后一路下滑。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汽车厂开始大规模限产减员。
受上述“异动”影响,钢铁业开始出现行业性亏损。2008年10月,全国71家大中型钢铁厂工业总产值169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808亿元,利润总额为-58.35亿元;亏损企业达42家,亏损面近六成,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77.74亿元。
“住宅和汽车对钢铁的需求停滞,钢材市场的需求就会崩溃。”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曾经对2009年的钢铁市场继续持悲观态度。
不过,钢铁业的危机并没有持续多久。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给疲软的钢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钢铁业成为受惠最为直接的行业。“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徐向春告诉《中国财富》记者,4万亿元中至少有2万亿元投向了保障性住房、交通、机场等基础设施,直接与间接拉动钢材需求1亿吨左右,给中国钢铁行业雪中送了炭。这1亿吨需求可以抵消2009年、2010年房地产、汽车、机械、造船等行业需求下滑产生的负面影响。“以生产低附加值的建筑钢材为主的中小钢厂成了4万亿投资的直接受益者,而汽车行业的振兴规划和家电行业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又拉动了对高附加值钢材的需求,从而使得大型钢厂的情况也逐渐转好。”徐向春说。
2009年5月,经历连续七个月的亏损之后,钢材价格逐步企稳,市场需求开始出现增长,钢铁企业扭亏为盈。尽管仍有20多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但国内89家大中型钢厂共实现盈利12.62亿元,业界基本认可的行业拐点已经初步显现。
整而不合
近几年来,兼并整合一直是钢铁行业的关键词。2004年以前,中国一直是钢材净进口国。2005年,中国净出口钢材12万吨,结束了中国钢材净进口的历史。此后,兼并重组、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便成为了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调。但是,产能淘汰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反而出现了越淘汰产能越扩大的局面。
“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可以回溯到1958年那场著名的大炼钢铁运动。”姜谦对记者说,当时为了“赶英超美”,全国成千上万的群众不分行业,男女老幼齐上前线,修建土法炼钢炉。如今遍布全国各省、各市甚至各县的钢铁厂就是当年那场运动的滋生物。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对钢铁的刚性需求,成为地方中小钢企能长期生存下来并“贡献”出巨大产能的主要原因。
此外,以前的产业政策中,主要是以高炉容积为标准来划分产能是否落后,结果反而产生了一种逆向效应。比如,中央要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炉,地方就升级到400立方米。如此一来,产能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了。
不过,徐向春认为,中国的钢铁业虽然屡屡被称产能过剩,但仍然处于成长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的钢铁产业之所以集中度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的钢铁产业,愿意纷纷进入这个产业。如此一来,企业的数量自然就高了,集中度自然就会下降。中国的经济仍在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仍将高速进行,这两点就决定了中国对钢材的需求仍然未饱和。
“国外对中国钢材需求非常乐观,认为将达到10亿吨每年。国内没有那么乐观,认为将达到7亿~8亿吨。以现在每年6亿吨左右的产能而论,中国的钢材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最近几年虽然一直在提产能过剩,但是产能一直在增加,而且钢铁企业都过得不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徐向春说。
虽然国家积极鼓励钢铁行业进行兼并重组,但兼并重组成功的案例并不多。“鼓励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其实隐含着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姜谦说,一些地区,钢铁业仍是当地政府的支柱产业,因各钢企的所有制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也就不同,兼并重组过程中,利益分配问题很难有效解决。
但是,此次各级政府推动兼并重组的决心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和以前的兼并重组不同,此次兼并重组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徐向春说。
国务院出台《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山东、山西、河北等多个省份出台了本省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这些地方规划都强调要推进本地区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在山东,山钢强力吞并了日钢。在河北,省政府推进了组建河北钢铁集团的计划。但是,上述兼并重组明显呈现出地方割据的态势,业界所期待的跨地域、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整合案例并不多。
“市场低迷、企业生存无望乃至濒临破产,往往是整合的好时机。但是,中国钢铁业的情况是,行业低迷的时间很短,政府的4万亿投资让中小企业的日子又好过起来,因此,此时推行兼并重组,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选择。”徐向春认为,市场主导的企业并购成功率往往不是很高,政府主导的并购则可能付出更大代价,面临的阻力更多,但是整合的效果却前景待定。政府出台兼并整合的政策是期待跨地域、跨所有制的整合,目的是为了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但是,现在各省推行的产业振兴计划,则是异化了政府的产业政策,结果只是培养了一个个的地方巨头,而对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则可能帮助不大。
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民营的钢铁企业虽然也认识到抱团的必要性,而且已经在尝试进行一些产业整合,但是由于行业整体仍然存在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政府大力推动的兼并重组给他们造成了相当大的政策压力。
“各省钢铁业重组效率如此之高,背后的原动力就是生怕省内的钢企被当做落后产能被淘汰出局。这在年初各省推出的产业振兴计划中已初露端倪。就钢铁行业而言,产能不仅没有缩减,反而正在膨胀,产能总量十分庞大。”徐向春对于目前的钢铁业重组表现出了进一步的担忧,“业内普遍的看法是,目前由各地政府推动的钢铁业重组,很难整合出像日本和德国那样的钢铁巨头,很难产生集聚效应,反而有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的隐忧。”
原文发布地址:http://business.sohu.com/20091105/n267990560.shtml(中国财富)
- ·2015-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影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影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动漫IP崛起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
- ·互联网金融多事之秋:P2P风险显像...
- ·微信转账新规:超2万支付手续费 ...
- ·熟人营销模式受争议 借贷宝CEO 回...
- ·全球社交博彩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已...
- ·预计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
- ·峰瑞资本林中华:家政服务遇冷 跳...
- ·网络小说写手成热门行业 大部分人...
- ·互联网行业深度调整浪潮汹涌 细分...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张新明:煤老大与金业集团
- ·新华都“掌门人”陈发树
- ·傅军:谱写新华联的商业神话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熊晓鸽:IDG中国的财富“大管家”
- ·恒瑞“福将”孙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