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政策层面 推动 光伏 发展

【中国能源报】从政策层面推动光伏发展

2009-12-28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在各国都是处于“政策市”阶段,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的一分子,当然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光伏领域也陆续颁布过一些法规,但实际效益并不明显,国内光伏市场并未因此而出现大幅增长之势。其中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依靠家庭消费市场,必须让大型并网电站成为“主力军”。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相继推出的扶持政策,已经把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头推向了更高的层面。然而良好的全球环境带给中国光伏产业的不仅是机遇,“两头在外”的畸形产业结构问题依然突出,越来越多竞争对手介入之后的成本优势也不再明显等等都是极大的挑战。在历史机遇之下,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之路究竟应该如何去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在各国都是处于“政策市”阶段,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的一分子,当然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光伏领域也陆续颁布过一些法规,但实际效益并不明显,国内光伏市场并未因此而出现大幅增长之势。其中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依靠家庭消费市场,必须让大型并网电站成为“主力军”。但上网电价迟迟没有确定,甚至爆出了0.69元/度的超低投标价,已经明显影响了投资者的进入热情。因此,要解决国内光伏产业目前的问题,借鉴外来经验,结合国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全新政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这种政策不仅体现在上网电价的制定,近来国家相关部委在多晶硅是否存在“过剩”这一问题上出现巨大分歧,也说明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是要在产业客观发展现状之上进行。反之,政策的出台就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用“有形的手”来对市场机制的盲目性进行抑制和纠正。但同时要明白,这种调整也并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在保证产业整体稳定的态势下,逐步提高进入门槛,继而纠正大量资金盲目涌入、规划产能过多等“异常倾向”。

  今年以来,中国产太阳能电池首次遭遇国外同行反倾销起诉,虽然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但这已经给国内厂商敲响了警钟。一个长期存在的行业隐忧此时暴露出来——由于产品长期出口,中国光伏行业内的企业往往各自为战、组织松散,在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难以统一。光伏企业以前并没有注重行业内的合作,如今遭遇反倾销的危机,产业协调一致非常必要。此时,相关监管部门以及行业领袖应该齐心协力,尽快组织成立国家级别的行业组织,这不仅是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必然之举,甚至对行业整体进步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众所周知,目前困扰光伏产业甚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最大瓶颈是成本高企。技术落后是最主要原因,而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专业人才的大量出现则是技术研发的前提。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国内光伏产业已经意识到,没有核心技术在手,无法掌控市场主动权,面对危机只能被动挨打。只有在研发领域占得先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而研发、研究恰是大学领先于企业的所在。因此,建议国家教育等部门应该统筹规划,把光伏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行动。让更多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我国光伏产业也会从“制造大国”逐渐走向“制造强国”。

   原文发布地址: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09-12/28/content_414036.htm (中国能源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