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新材料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新材料产业亟须两大转型

2010-10-07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国是材料大国,但还不是材料强国。新材料产业还未从根本上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高效经济型的转变。

   中国是材料大国,但还不是材料强国。新材料产业还未从根本上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高效经济型的转变。

  投资凹地

 “新材料成为国务院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作为新材料行业中涉及面最广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其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消费升级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推动,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上,一些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增长率甚至超过20%。

  在常轶智看来,与普通化工产品相比,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未来将具有较好的盈利性。“未来一些具有上游资源垄断优势、拥有高技术壁垒、产业链完整、具有规模效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为新材料市场需求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材料巨头产业转移的重要对象。拜耳、杜邦、GE等纷纷开始其在中国的布局,力图在中国新材料产业中占一席之地。

  随着新材料产业不断的整合和重组,一些新材料产业出现了被大型跨国公司垄断的趋势。

  例如,半导体硅材料市场和生产已经形成垄断;有机硅材料则由Dow Corning、GE、Wacker等少数公司控制了全球市场;有机氟材料由3M、ATO和ICI等7大公司占据了全球90%的生产能力。世界上大型的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他们掌握着化工新材料90%的市场份额,并垄断了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基本上都经历了国外技术封锁→市场垄断→产品高价→自主研发→装置建成→国外产品倾销→国家保护(反倾销等)→合作→市场稳定→价格合理的过程。

  “与国外化工新材料产业相比,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水平落后。”常轶智说。

  在他看来,国外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其拥有完整的技术理论和应用体系、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专业的技术人才、较好的企业发展理念等紧密相关,因此,中国不仅要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创造较好的宏观发展环境,还需要在建立较好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培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下功夫。

  亟须两大转型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中国新材料产业的一个缩影。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9)》显示,目前我国各种工业园区和新材料产业基地达50多个,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

  然而,“我国是材料大国,但还不是材料强国。新材料产业还未从根本上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高效经济型的转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专家、理事唐见茂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唐见茂介绍,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应用开发较落后,成果转化率低;新材料产业技术集成能力差、加工技术及装备制造水平低;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

  数据显示,我国多数出口产品为资源型或者初级的产品,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矿物原料比发达国家高2倍—4倍,二次资源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1/4—1/3。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尚有较大差距。

  “应该加大资源优化重组的力度,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通过兼并、重组,淘汰那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过剩落后产能,重点支持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高技术项目,扶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上下游产业链集约化程度高、市场应变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唐见茂说。

  从全球来看,90%的专利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拥有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企业,将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唐见茂认为,政府层面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完善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发展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产业模式,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0100798802630.html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