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生物制药

【南方都市报】瓜分中国生物制药市场 广东天普14亿卖给外资

2010-11-03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这是国外巨头进入医药领域并购案中最大的交易之一。国外巨头一反过往不敢贸然收购中国企业的常态,巨资进入中国。

  瑞士制药巨头奈科明(Nycomed)11月1日宣布,该公司以2.1亿美元(约合14亿元)收购了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1.34%的股份。这是奈科明在中国的首单并购业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国际医药巨头在国内收购相关医药企业。

  据了解,这是国外巨头进入医药领域并购案中最大的交易之一。国外巨头一反过往不敢贸然收购中国企业的常态,巨资进入中国。“相信这种步伐会越来越快。”中投顾问研究员郭凡礼说。

  在世界医药巨头生物药品专利权纷纷到期的前夜,奈科明公司收购南中国具有潜力的医药企业,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生物(CHBT,13.79,+6.08%)制药领域,专利药和仿制药市场瓜分战的开始。

  令广东本土企业关注的是,已经宣布易主的广东普天最大股东是上药集团。上药集团在此交易之前,持有天普40.8%的股份。

  广东本土的一家颇具实力的药企副总告诉南都记者说,国际巨头和国内巨头又将巨手伸向了广东药企的大门口。“但这宗交易与广药集团等著名药企不属于同台竞争,目前对广东医药格局影响不大。”

  据了解,广东天普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了“仿制、仿创结合、创新”三级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模式。

  2.1亿美元:资本背后的强大势力

  “这是一宗双方都合算的买卖。”郭凡礼对南都记者说。

  一周之前,中投顾问研究员郭凡礼接受南都专访时,分析了生物制药专利到期潮之下,生物制药原研药和仿制药市场充满了潜力和风险,认为“是一个值得进入的‘不成熟市场’”;话音刚落,奈科明就一脚踏入了这个“前景看好、道路坎坷”的制药领域。

  他认为,这宗成功的并购案,不仅一举让奈科明掌握了广东天普成熟的渠道市场,而且上药控股广东天普,也为其持续合作埋下了伏笔;并购国内药厂以较小的资本成本,获得了国内药企低廉的人力以及科研成本运作。

  据了解,天普医药是位于广州市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企业。200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4.5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5.7亿元。资料显示,广东天普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尿蛋白质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乌司他丁以及尤瑞克林。产品在中国销售,并远销日、韩、印、巴等国家。

  奈科明是总部在瑞士的全球私营制药公司,2009年销售总额为32亿欧元。该公司拥有针对肠胃病、呼吸和炎症疾病、疼痛、骨质疏松症和组织处理等疾病的多种品牌药物,还拥有品种丰富的非处方类药品。

  据奈科明提供给南都记者的资料显示,他们乐意将此举认为是奈科明进军全球新兴市场战略的关键部分。奈科明副总裁欧科思评价说,天普在整个价值链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据相关人士透露,天普医药将对奈科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上药集团借助拥有天普大股东身份,而且其旗下科研机构作为后盾,令这一“三合一”的收购关联,使天普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更为乐观。

  业内分析认为,奈科明并非仅仅是看到了其拥有的上述市场份额以及人尿蛋白质生物的高度垄断性,而更青睐天普公司已申请的35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7项获得了专利授权),其中包括1项美国专利授权。

  分析说,奈科明由此将获得机会进入中国独大一枝的、具有国际发展潜力的蛋白质生物制药企业,同时也在中国市场为其产品潘妥洛克、压宁定和爱维治等奈科明自有产品提供了快速介入的商业通道。

  专利到期潮之际群雄逐鹿

  据南都记者了解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有超过200家生物制药企业生产生物药品,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本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中95%是生物仿制药。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年销售收入仅为200亿元人民币。

  生物药是当今市场上最昂贵的治疗药物。随着许多重磅炸弹式生物药即将失去专利保护,生物仿制药行业扩张的机会已经触手可及。数据显示,2009年全世界生物制品市场规模超过1250亿美元,占医药与生物医药市场总额的17%。据估计,2014年全球销售额排名前三的产品都将是生物制剂,销售额预计可达254亿美元。

  尽管如此,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生物仿制药仅仅实现了0.89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国厂商只是极小的份额。

  郭凡礼等分析认为,广东天普和奈科明、上药集团的联手,“不仅可能在仿制药的首仿和品牌建立上争得先手,而其站稳原研生物药发展的根基的意图也十分明显。”

  奈科明首席执行官毕悦伦表示:“收购天普的多数股权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机遇,令我们有机会在中国增强我们的业务运营。”

  奈科明表示,随着中国医院和医疗报销覆盖面的扩大,天普医药的主要产品将保持稳定而强劲的增长势头。有预计认为,2011年两家公司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15亿元。

  有业内分析认为,和原研生物制药相比,仿制本身并没有给中国多少优惠,即使是仿制生物制品,其巨大的投资和后期的安全评估费用,依然成为风险所在。据了解,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制药份额属于国药集团,其旗下的天坛生物等药企,在国内生物制药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东天普依托国内外两大巨头的支持,以2.1亿美元的代价换来发展的‘发动机’,从企业运营和商业发展势头来看,为国内生物制药竞争增添了变数。”

  分析者认为,国外巨头进入医药领域的另一个好处是,或可改变国内生物制药领域缺乏核心技术,无法占据中高端市场的状况,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生物药仿制产品处于行业低端。

  据了解,一种生物仿制药进入市场最多需要8年时间。开发成本为1亿-1.5亿美元。即便是仿制的生物药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成本也已经是常规化学药物进入非专利生产所需成本的约50倍。

  但奈科明依然要接受中国市场的考验。由于中国生物仿制药主要在国内销售,依然会对原研药造成一定的冲击。中投顾问研究员郭凡礼认为,“我国不仅国内仿制药市场庞大,而且拥有比国外宽松许多的政策环境,这种背景下仿制药可以得到加倍的效果”。

  乐观的预见是:在生物制品领域,尽管中国目前已经批准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达到了21个,但只有一两家企业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生物制药市场的弱小现状,必将为该领域注入强大的竞争活力。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imeigu.com/a/1288760595296.html (南方都市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