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电能

【北京商报】电监会发布《电能交易基本规则》

2010-12-01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电力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便是理顺价格机制,发电企业竞争上网,电能采取市场化方式交易。

  国家电监会昨日公布了《电能交易基本规则(草案)》(以下简称《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8年来第一部系统化的电力交易管理法规。

  相关专家指出,电力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便是理顺价格机制,发电企业竞争上网,电能采取市场化方式交易。《规则》明确提出了电力跨省区交易、发电权交易以及大型用户直购电交易的规范和管理办法。与此前相关文件相比,《规则》中没有“试行”、“试点”等字眼,联系此前公布的《输配电成本监管办法(试行)》,直购电交易将获得可执行的制度基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也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实质阶段。

   电力市场化改革停滞5年

  “虽然是千呼万唤,但《规则》的出台相当不容易,说明国家已经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做了足够铺垫。”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说。

  2002年,我国提出“厂网分开、输配分开”的改革方向,正式开启电力改革,2005年,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现在的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

  在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分开后,大型用电企业直接向发电企业购买电能即“直购电”模式,被管理部门视为改革的探路石。但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电监会推出《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电监会在2007年的《中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及展望》和2009年的《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只是对试点措施修修补补,电力市场化改革整体陷于停滞。

  来自电监会的资料显示,自2009年对“直购电试点”办法做最后一次修改,至今仅批复了6项直购电试点案例,一位用电企业负责人直言,“输配电价过高、电量分配不合理,直购不划算”。

  昂贵电网卡住改革

  输配电价过高被认为是影响“直购电”开展的关键,但这个价格始终是笔糊涂账。

  电力用户从发电企业购买电能后,需要通过电网传输,输配电成本就是传输过程中的“过网费”,上网电价与“过网费”相加即为用户最终需要支付的电价。根据电监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主要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合计3479.53亿元,其中国家电网2681.14亿元;南方电网798.39亿元。

  如此巨大的数字是如何产生的?电监会日前发布《2010年一季度西北区域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情况通报》,其中一组数字耐人寻味,在输配电成本构成中,第一大成本为折旧,占比为28%,第二大成本是“其他费用”,占比高达19%,薪酬、材料费、输电费等费用均居其后。

  “从近年来中电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陆续公布的数据看,"其他费用"这项说不清的开支永远是电网企业的第二大成本。” 宋智晨说,“电网企业包含了太多此类说不清的成本,导致输配电成本无法下降,市场化的直购电改革也就卡在了这张昂贵的电网上”。

  宋智晨说,《规则》的出台一定是以输配电成本透明化为基础的,而电监会11月23日出台的《输配电成本监管办法(试行)》正是对症下药,电力监管机构将对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支出范围、成本数据等实施监管,电网企业则必须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电改将在“十二五”加速

  从电力市场化改革大局来说,大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买电能并非终点。此前,在发改委批复3省区直购电输配电价时,电监会市场监管部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允许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直接交易,建立双向谈判机制,能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除非中国不走电力市场化道路,继续实行分电量、批电价的管制”。

  宋智晨表示,从电力行业发展现状看,实现“输配分开”仍需较长时间,但是从《输配电成本监管办法(试行)》到《规则》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十二五”期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视程度,“预计从明年开始,电力交易改革方面就将有大动作”。

  “从客观条件看,目前通胀压力较大,国家不能上调居民消费电价,但发电企业连年亏损也是现实,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发电企业成本、厘清输配电成本,挤出上网电价的上调空间是当务之急。”宋智晨说。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hexun.com/2010-12-01/125917814.html (北京商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