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中国油服业亟待整合 1200家民营企业市场份额仅占10%
近日,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首发申请获得通过。而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供应商中海油服前三季营收、净利润、股价表现强劲,被多家证劵机构给出买入评级。油服行业在世界经济复苏对原油需求量增加,油价上涨的预期背景下被一致看好。
海油工程亦是国内油服国企系巨头。据其前三季年报显示,公司收入不如预期。东海证券牛纪刚称,海油工程目前仍处于调整期,2011 年后收入有望快速增长。安东石油是国内油服业民营系领头羊。2010 年度上半年年报显示,安东石油实现收入3.37 亿元及纯利4000 万元。预期2010年度可录得收入10.13 亿元及纯利1.3 亿元,其最大利润贡献来自完井技术集群及井下作业两个板块。海通国际证券展望安东未来走势,预期在2013 年以前的年收入将以30-40%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
申银万国称,国内未来五年上游石油勘探与生产投资复合增速为19.8%,快于国际15.1%的水平。国务院也把海工装备制造确定为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海上油田服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为26.2%,到2015年达到近1500亿元,是目前规模的3倍多。
利好声中的质疑
尽管油服业前景广阔,已形成国企、民营、外资三强鼎立格局,但业界仍清醒地看到我国油服业与国外的差距。这主要体现为技术成熟度不高和管理经验不足,国际化经验欠缺。
中投顾问分析师宛学智指出,国外油服业到上世纪初已初具规模,现已发展到重组和调整的阶段。而国内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国外油服业多走精细化路线,中小企业较多,但大油服公司也有强项优势,如哈利伯顿注重采油工艺、工程建设、测井和钻井工艺,而斯伦贝谢则是在测井、物探、钻井工艺和采油工艺方面较有优势。反观国内油服公司,大多无法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欧美大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如斯伦贝谢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2009年油田服务业务205.18亿美元的总收入中,来自北美的占18%,拉丁美洲占20.6%,欧洲和非洲市场的收入占34.8%,亚洲和中东市场的收入占25.5%。
而近年来,虽然国内石油企业纷纷寻求“走出去”的海外战略,迈出海外寻油、收购兼并的步伐,但大多数油服企业仍然囿于国内市场,中海油服前CEO袁光宇曾表示:“现在最大的制约是没有过剩的生产力、富裕的产能去开拓新市场;其次是国际化经验的欠缺,公司的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链和作业流程在全新的环境下要经受考验,确保作业质量,这需要时间的积累。”
规模掣肘
我国油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资料显示,国有油服企业的资产规模只有33亿美元,而国际油服企业资产规模为162亿美元。
近日斯伦贝谢公布前三季年报,营收为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飙升至17.3亿美元。斯伦贝谢表示,预计第四季北美陆上钻探活动将持续强劲。
中海油服上半年年报显示,由于钻井、油田技术、船舶和物探四大板块稳步发展,实现收入8728.1百万元,同比增长11.7%,经营利润2785.2百万元,同比增长52.8%,净利润2174.2百万元,增幅111.4%。资本总额达23814.095百万元,净流动资产达5372.8百万元。其业务已延伸至南美、北美、中东、非洲、欧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尽管中海油服已名符其实地堪称国内油服巨头,但与国际巨头比,只算得上“小兵”。作为世界老大的斯伦贝谢规模庞大,自成立起已经手20多次的天价并购。今年7月,欧盟同意其收购全球第二大钻头生产商美国同行史密斯公司,创造了年度美国能源行业最大并购案,还引发了行业垄断调查的声浪。斯伦贝谢发表声明称,这项110亿美元的收购将加强其在石油钻井技术和天然气生产方面的优势,将使其收入超过最近的竞争对手哈利伯顿一倍多,也会使2012年公司收入提高一倍。
两年前,中海油服完成了对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总价值约171亿元的整体并购,其并购交易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未站上一条起跑线。而业界对这起并购案褒贬不一,反对声音来自对其收购价过高和收购后资产负债率提高的质疑。
纵观民营油服业,虽数量众多,但碍于技术和资本劣势,业务单一,亟待整合。目前民营业仅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共约1200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约50家,有一半已进入国际市场。
技术短板的尴尬
多位专家表示,制约目前我国油服业最大的“绊脚石”依然是技术。一位油气分析师表示:“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几家大公司中。”中商流通生产力分析师宋亮说,受益于国内能源消费需求增加,油价上涨,以及海上石油开发热潮,油服业中长期利润稳定。国内油服业若想要在国际市场与“大鳄们”竞争,可以考虑与外企合作逐鹿海外市场,解决技术瓶颈。
安东石油创办人兼主席罗林表示,目前上游石油公司虽然产量未减少,但盈利降低,因此他们欢迎油服公司使用可降低成本的技术。但罗林表示,目前在中东、中亚等主要海外市场,欧美大公司降低成本可能性低,国内油服业有成本低的优势,可以把成本降低5%-10%,后危机时代正是国内油服业扩张的好时机。
原文发布地址:http://energy.people.com.cn/GB/13361426.html (中国能源报)
- ·2015-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影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影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动漫IP崛起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
- ·互联网金融多事之秋:P2P风险显像...
- ·微信转账新规:超2万支付手续费 ...
- ·熟人营销模式受争议 借贷宝CEO 回...
- ·全球社交博彩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已...
- ·预计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
- ·峰瑞资本林中华:家政服务遇冷 跳...
- ·网络小说写手成热门行业 大部分人...
- ·互联网行业深度调整浪潮汹涌 细分...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张新明:煤老大与金业集团
- ·新华都“掌门人”陈发树
- ·傅军:谱写新华联的商业神话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熊晓鸽:IDG中国的财富“大管家”
- ·恒瑞“福将”孙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