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经济 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背负外部大压力

2007-11-28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国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可能在未来引发较贸易摩擦更为剧烈的国际争端。

 

  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6年的17年间,中国一次性能源的自给率已经由105.3%下降至90%。其中,对进口石油资源的需求正加速我国一次性能源自给率的下滑。目前,我国大豆、铁矿石的进口数量占全球的进口份额已经接近五成,不可避免将面临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的资源竞争。

 

  日前,在2007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提醒,基于中日两国的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对进口资源的高依赖性,未来,中日之间在资源领域的争夺战可能会激烈于双方来自贸易方面的竞争。

 

  不可否认,技术的发展已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单位GDP能耗。1990年至2006年间,我国的万元GDP能耗已从5.29万吨标准煤的水平下降到1.206吨标准煤。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同期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由98703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5倍。而且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水平仍然较低。

 

  赵晋平分析指出,以日本的单位GDP能耗为1计算,欧盟的单位能耗水平是1.9,美国为2,而中国则高达8.7。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正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的增速较快,工业中高耗能行业的发展速度偏快,面对发展的现实任务,中国很难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中国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能耗的努力,可能会被产业结构的能源高消耗所抵消,”加快结构调整的需要迫切。

 

  同时,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低端的现状,也让中国遭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正快速崛起。从贸易量上看,中国的外贸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已经由2000年的3.9%跃升至2006年的8.1%,中国已经超过日本和欧盟,并接近美国在全球的出口占比。从商品结构看,我国出口的电气设备、一般机械、贱金属、精密机械等商品的出口比重均高于我国所有出口商品占全球出口市场的平均水平。我与美欧日市场的出口结构相似程度正明显提高,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出口的迅速爬升也遭致众多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以反倾销为例,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出口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为8.1%,然而在全球的反倾销案例中,针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占比已经高达17.6%。国际上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数量占比远高于各国从我国进口的比重。

 

  但赵晋平强调,我国在代表核心技术的汽车整车、IT零部件等产品的出口处于劣势,钢材出口竞争力并不强。虽然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正稳步提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低端,且这种状况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不可盲目乐观。整体而言,我与美欧日间的经济互补性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的出口结构与新型经济体的出口结构更为相似。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针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美欧日针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数量占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总数的比例较低,目前,针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案件的国别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等与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国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