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陕西 餐饮业

08年陕西餐饮业营业额达248亿

2008-12-29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餐饮业的营业网点由一千多家发展到现在的十万多家,餐饮业营业额由1.32亿增长到今年的248亿,增长了187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以上,陕西餐饮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跨越性的30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的推动下,我省餐饮业得到了又快又好发展。

    陕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雪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从2007年至今,政府主导的“陕菜品牌创新工程”已通过“陕菜品牌创新工程”理论研讨会、创建和评定陕菜“品牌店”、“示范店”,举办“首届陕菜品牌创新烹饪大赛”、陕菜品牌企业推介会等活动,对我省餐饮行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省商务厅提倡在政府接待、企业接待时,“吃陕菜、饮陕酒、品陕茶”,擦亮陕西的餐饮美食“名片”,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转变“讲究吃”不再是贬义词

    ———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专家 王子辉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人们对于饮食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下馆子”已不再像往昔被视为“奢侈”,“讲究吃”、“美食家”等词语由原来略带贬义变为褒义,甚至饮食的社会交往功能也被大大强化,饭馆变成集餐饮、信息、交谈、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这种饮食观念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观念的空前巨变,也促进了整个餐饮业的发展。

    人在饮食上有两重性:“趋本”与“逐流”,这为餐饮行业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趋本”是指从小养成的习惯,不管何时何地都更崇尚传统的东西。“逐流”是说人们的猎奇心理,现在有更多的人喜欢时尚的消费,崇尚外来品牌或是奇特的东西。这种两重性也使陕西餐饮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容纳性更强。

    ■关键词:文化四千多年我们一直在领跑

    ——— 陕西饮食文化研究专家 王明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文化中,饮食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饮食文化史上,西安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发祥地。

    四千多年的历史,陕西饮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开放的西汉、唐代,饮食文化业异常繁荣。到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后,陕西饮食文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人民饮食生活水平以历史罕有的速度提高,饮食市场空前繁荣,烹饪科研和烹饪教育迅速发展。这些成果都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经济才能全球化;只有改革开放,饮食文化才能全球化。

    ■关键词:博大陕西餐饮包容性强

    ——— 餐饮理论研究专家 吴国栋“东西南北大荟萃,古今中外大融合”,这是最能代表目前陕西餐饮行业的一句话。陕西餐饮业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餐饮业,它不具有排他性,开放有加,大容大度。

    改革开放以前,西安人只知道有牛羊肉泡馍、肉夹馍、包子、饺子这些小吃,之后川菜、粤菜、湘菜进入陕西餐饮市场后也在一定程度上“火热”过,之后洋快餐、外来品牌的进入,以及近几年“仿唐宴”、“仿古宴”的兴起,使整个陕西餐饮行业呈现出东南西北、古今中外大融合的景象。

    在这种大融合的背景下,又兴起了一些创新的产业。比如时下流行将中西餐饮结合起来,有一些店会选择经营中国的传统餐饮,包子、火锅等,同时会经营外来的牛排、披萨。还有一些西餐向中餐靠拢的餐饮店,这都是在陕西这个包容性强的餐饮市场下孕育而生的。

    ■关键词:辉煌振兴陕菜铸辉煌

    ——— 陕西饮食文化与市场研究专家宿育海

    有人说陕菜是中国菜之根,有人称陕菜为第五大菜系。在陕西周、秦、汉、唐的历史上有记载的宴席就有上百种,可见在陕西这块土地上,饮食文化是何等的发达。

    陕菜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后逐渐落伍,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陕菜和其他菜系一样得到了全面的复苏。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西安出现了震惊全国的三大宴席,即解放路饺子馆的饺子宴,西安饭庄的关中小吃宴和桃李村饭店的仿唐宴。更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牛羊肉泡馍更是把陕菜带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陕西牛羊肉泡馍、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北京烤鸭被称为中国三大美食。

    陕菜辉煌的第二个阶段是2007年陕西省政府提出了振兴陕菜,此后出现了一些大中型的新派陕菜馆,这些会所不仅创造了新派陕菜的周秦汉唐宴,同时也把陕菜经营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