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济南旅游

济南21家旅游经营机构退市

2010-05-12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犹如一石击水——5月7日,济南市旅游局发布消息,依法注销该市21家旅行社的旅游经营许可证。如此大规模的旅行社市场整肃,不仅在济南旅游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全国亦不多见。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犹如一石击水——5月7日,济南市旅游局发布消息,依法注销该市21家旅行社的旅游经营许可证。如此大规模的旅行社市场整肃,不仅在济南旅游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全国亦不多见。人们关注的是,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大批旅行社退出,意味着什么?

  济南市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处长闫险峰解释道,本次整顿市场,意在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结合,促使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由此不难发现,以“散、小、弱”著称的旅行社市场,或将结束低价竞争的“暗战”。

  结构调整

  旅行社退出机制早已存在,但此次启动成规模退出,政府主管部门考虑更多的是“结构调整”。随后,济南市的旅行社市场会出现几大品牌适度垄断的格局。

  “关键的问题并非旅行社数量太多。”在闫险峰看来,当地旅行社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散、小、弱”现象,但最大问题是结构不合理。

  何出此言?因为该市旅行社市场的现状是,专业分工并未确立,同质化经营趋向严重,彼此之间价格恶性竞争。闫险峰认为,必须促进内部结构的调整,“把批发零售秩序建立起来。”

  实际上,济南当地“二十强”旅行社的遴选,以及大型旅游集团的筹建,都在朝这一方向迈进。

  一位旅游业内人士透露,本次退出的21家旅行社基本可分为4类:一类是经营时间较久但效益难如人意的,像欧美亚、园林、旅科等。其缺乏人才储备,也未塑造出较具竞争力的品牌,经营陷入亏损,很显然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另一类是新成立的,像福地、泉景等。其投身该行业伊始,往往缺乏充足心理准备,但介入后发现盈利并非易事,故选择退出;再者,像鲁能国旅这样的大社之所以选择退出,是因其所在集团的发展战略有所调整,而良友富临旅行社的退出,是因改制后设立了一家新社,故老社申请停业;此外,像中商和泉都两家,是因未缴纳质量保证金而被依法注销经营许可。

  仅仅是个开端

  “21家旅行社的退出,仅仅是个开端。”济南市旅行社协会秘书长、济南国信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国预测,今后两三年,还将有大批旅行社面临并转、关停,“这是必然趋势。”他认为,旅行社发展已经进入转折点。在近10年中,该行业的竞争可谓惨烈。本来旅游是高品位的享受,但在低层次竞争背景下,游客很难感受到应有的乐趣。实际上,现在大社与小社所做业务并无多大差别。大社既做出境,又做入境,还做一日游;小社呢,也是如此,短线、长线、地接、组团,甚至出境,业务范围几乎无所不包。这就导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的结果,是整个旅行社行业利润日趋微薄。济南一位旅游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有超过半数的旅行社处于亏损状态,还有众多旅行社经营仅能勉强持平。此时的行业整肃可谓必要。“以前更多地强调如何扶持,如何‘放水养鱼’,但实际上规范与扶持同等重要。”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王晨光认为,旅行社作为市场主体,行业的不断吐故纳新是正常现象。因此,建立良好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至关重要。据发现,本次退出的21家旅行社中,除鲁能国旅之外,其他20家皆为国内旅行社。“相较于国际社,国内社的盈利能力更低。”张晓国解释道。

  “几年之后,就不得了啊”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旅行社市场的两极分化将更为明显。”张晓国如是展望。业内人士透露,山东省有1800多家旅行社,每年都会有上百家退出,同时又有相仿数量的旅行社开门纳客,其总量未发生太大变化,但是主体正在优化。以济南市为例,银座旅游集团、交运旅游集团以及嘉华国旅等地方旅游品牌相继崛起。值得注意的是,其成立后都有一个共同指向——拒绝低品质旅游产品。与此同时,旅行社行业的业务方法正悄然生变。例如大社可以委托小社组团,在不改变运营模式的前提下,旅行社之间合作开发业务,这必将促进行业的优化升级。现在完全依靠市场的自我淘汰完善,其进度还比较慢;若是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效果要好得多。其结果必将是,扶持起一批有品牌、有竞争力的大社。“重要的不是谁进谁出,而是旅游行业内的产业分工能完善起来。”王晨光说。现在有两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经营欠佳的旅行社成规模地退出;另一个是,地方性旅行社逐步成为主导性力量。例如,山东旅游公司加入银座旅游集团后,在整合所在集团的关联性业务后,市场号召力明显提高。而消费者看重的是旅游品质的提升。过去人们去看看曲阜、泰山就感到满足,现在则注重复合型产品,不仅要求看到的风景要好,而且住宿也要好,交通还要好。对大型旅游集团而言,其资金实力强,聚合资源的能力也强,因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体验也有很大提升。所以,一方面要看到小旅行社的退出,另一方面要看到大社正在引领行业发展。王晨光颇为关注的是,一些旅游集团旗下旅游业与酒店业等业态的合作,其开发的是一个整体的旅游品牌。虽然品牌效应目前还不很突出,但“几年之后,就不得了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