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大西山旅游文化

用信息平台做大西山旅游文化

2010-08-13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西山区可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文化旅游建设资金的投入却在不断增长。下半年在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的进程中,西山区将依托高端信息化建设成果,强力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大区。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在西山区可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文化旅游建设资金的投入却在不断增长。下半年在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的进程中,西山区将依托高端信息化建设成果,强力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大区。

  西山区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第一挺机枪、第一架望远镜、第一根电缆线和云南省第一条柏油马路、第一台变压器、第一袋水泥、第一个滑草场。徐霞客、杨升庵、孙髯翁、郭沫若等一大批文人名士在这里留下了文史墨迹,辖区内山川秀丽,素有“睡美人”之誉的西山,以及棋盘山、观音山、卧云山、大观楼、白鱼口等风景名胜令人目不暇接,金马碧鸡坊是昆明城著名的人文景观和城市标志,90余公里的滇池湖岸线和12平方公里的滇池草海水域,凸显西山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魂相得益彰的景致。

  面对西山区旅游文化的丰富资源,在新形势下如何宣传和营销?西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冯美琼认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决定旅游文化产业成败的关键。为此,西山区对旅游文化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依托于西山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文化旅游网页,制作出版了《典藏西山》、《我在西山等你》、《品味西山 色彩生活》等,发行总量超过20万册(份);在全省县区首家实施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在团结街道龙潭村成功申报为云南省第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基础上,碧鸡街道观音山白草村正在申报滇池流域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和云南省第三批乡村旅游特色村。同时,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西山区已建成1个区级支中心和8个街道办事处基层服务点;在广场文化方面,“魅力碧鸡,和谐西山”已成为品牌,《映山红》、《云之雀》和《彝鼓》等优秀节目为营销西山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是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目前,在西山区可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但对文化旅游建设资金的投入却在不断增长。冯美琼表示,面对市委、市政府实施“三化”联动的新要求,西山区进一步明确了“五区两带一港”的发展空间布局和一步城镇化的思路,提出打造“国家级新型工业区、高端信息化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旅游文化特色区、桥头堡城市核心区”的目标。下一步,西山区将依托高端信息化建设成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强力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大区。按照高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采取多渠道投融资方式,不断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多管齐下引进和吸纳高端人才,通过建立和完善旅游文化信息交换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整合资源,重点抓好全区文化站(室)的建设,实现全区大众文化、公共文化资源全面覆盖和信息共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投融资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全面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对绿色GDP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掘西山区的历史、人文、自然和旅游资源,编制文物手册,记载、宣传西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正确处理好城市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包装好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文化,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休闲旅游文化,配以碧鸡历史文化古镇、团结街道办事处生态旅游项目的支撑,打造“文化之乡”“艺术之乡”“歌舞之乡”,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实现西山区旅游文化产业的新突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