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酒店业

从东莞看中国二三线城市酒店业发展潜力

2011-03-16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方圆2645平方公里32个镇街,却有着包括20家五星级酒店的共99家星级酒店,其中95%为民营资本--这让东莞酒店业戴上了很多“之最”的桂冠--全球星级饭店密度之最

   方圆2645平方公里32个镇街,却有着包括20家五星级酒店的共99家星级酒店,其中95%为民营资本--这让东莞酒店业戴上了很多“之最”的桂冠--全球星级饭店密度之最,中国星级饭店最多的地级市,中国第一家乡镇四星级饭店,中国第一家民营资本投资的五星级饭店,中国第一家乡镇五星级饭店,中国最早拥有两家五星级饭店的乡镇等等。东莞的酒店业也从发展之初单一性的吃、住、娱乐,发展成为传统酒店业务与娱乐功能紧密结合的一种模式。

 
  东莞市旅游局副局长余建民表示,东莞酒店业资产约为300亿元,在东莞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东莞酒店每年接待客源近1000万人次。2009年,东莞四、五星级酒店的客房平均入住率约为60%,五星级平均房价470多元,四星级平均房价约300元。
 
  东莞酒店业的成功,不仅说明了东莞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更揭示出中国二三线城市酒店业的发展潜力。国际酒店巨头完成了以抢占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的第一阶段扩张,再经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刺激的第二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就是外资酒店将目光锁定在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二三线城市。
 
  而国际酒店巨头当下忙于在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的目的,在东莞身上可以找到共通之处。
 
  坐拥产业园区产业带
 
  东莞酒店业一个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位于粤港澳轴心,坐拥4000万人口,而且还有一个被视为东莞未来经济增长极的沿海产业带。目前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具备这一特点,如苏州和杭州集中了很多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西安和沈阳也有同样的科技园区。这些新型的二三线城市,在本地产业区带动下,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需要不断出差的商务人士。这些人恰恰是酒店的潜在客户。比如临近年底,虽然旅游业进入淡季带来酒店入住率下降,但商务会议活动增多,还是可以为酒店业带来收益的。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计划被打造为中央商务区金融、会展、商务、文化中心的郑州郑东新区。郑东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福民表示,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看好郑东新区,27家世界500强和47家国内500强企业先后在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或者进行项目投资。正是这些条件,促成了郑州新区的高端酒店业发展迅速,万豪、喜达屋、丽笙、卡尔森等一线品牌相继落户于此,四星级以上酒店有13 家,其中五星级酒店7家,客房总数超过2300间。
 
  综合媒体报道,近年来全国星级酒店数量增长迅速,全国一年新增星级酒店约1000家,河南省每年新增星级酒店数量也有几十家。城市里,四星、五星等高端酒店发展迅速,就是一般县城,二星、三星等酒店数量和质量也都在快速发展。在建的诸多星级酒店中,一个显著特点是高星级酒店较多。
 
  预计未来2至3年内,河南将新增五星级酒店20家左右,全省的五星级酒店总量也有望超过30家。
 
  二三线城市消费能力提高
 
  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一些让人困惑的经济数据,直观感觉中应当引领中国消费的上海等大城市的消费数据,往往不及二三线城市。
 
  上海零售额2010年头10个月较上年同期增长17.8%,相对于其他省级地区而言并不显著。事实上,京沪粤三地的零售额增长都没有位居前列。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天津2010年头10个月零售额增幅达19%,重庆为18.8%.增幅最高的是海南,达19.5%,紧跟其后的是浙江19.4%、安徽19.2%、江西19.2%.
 
  摩根大通也曾分析这一现象:企业高管都反映2010年的消费增长主要是由二三线城市带动的。新开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城市多是廉价快捷酒店青睐之地,而非希尔顿和香格里拉的宝地,更与出口产业不沾边。
 
  一线城市趋于饱和
 
  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及中国酒店业主联盟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共有星级酒店1.6万家,其中四、五星级酒店比例由10年前的7.7%上升至2009年底的17.5%,这是个可喜的数字。但据全球酒店行业市场调查机构发布的全球酒店业绩报告称2009年上半年上海部分五星级酒店入住率不到一成,是亚洲酒店市场入住率最低的4个城市之一;而北京50多家五星级酒店中,真正盈利的仅有5、6家。
 
  除了北京酒店业因2008年奥运会狠狠地赚了一笔,上海酒店因世博会的刺激入住率上升,广州在亚运会的东风下正享受着蜜月,大部分酒店的营运乏善可陈。
 
  如果2009年酒店业的不景气可以用当时的全球金融危机来解释,那么2010年的不景气就另有原因了--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酒店投资趋于饱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以广州为例,国际高端酒店于2005年后纷纷扎堆广州,2009年广州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并已开业的酒店已达23家。而北京已登记的四、五星级酒店高达180家,加上其他符合高星级标准但未评星的酒店,总数至少达250家。
 
  与一线城市白热化的竞争不同的是,全国二三线城市近乎空白的市场却被诸多大品牌连锁酒店忽视,很多地方甚至没有一家连锁酒店品牌,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二三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加大了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流动。但是到这类城市出差旅游的人群经常很难找到经济实惠而又干净卫生的住宿宾馆。
 
  二三线城市具有投资优势
 
  一线城市天然的区位优势,与经济政治中心优势,自然对酒店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二三线的城市标准则较低。以经济型连锁酒店为例,一线城市普遍要求房屋建筑面积在3000~6000平米之间,二三线城市的要求则在800~5000平米之间。而且投资一线城市一般要求600万人民币以上,而加盟二三线城市的投资金额则在80~250万之间。
 
  相对于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和客户群体来讲,二三线城市的房间在99~159元之间,一线城市则在200~300元之间。
 
  同时一线城市物业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资金回收周期较长,一般在5年左右,而投资二三线城市较低的物业成本,投资者在3年左右即可收回。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二三线城市酒店品牌不仅利润空间要高于一线城市,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它的生命周期会更长。未来增长的潜力也会远远高于一线城市的增长空间。
 
  中国酒店业二、三线城市的“圈地运动”
 
  中国酒店业的竞争升级,不再局限于京沪穗大城市。近期,包括汉庭、7天等经济型酒店相继宣布了新的扩张计划,目标纷纷指向二、三线城市;而喜达屋、香格里拉等国际酒店集团也开始了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圈地运动”.据麦肯锡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富裕家庭数量将从2008年的160万户增长到440万户,其中75%的增量将出现在“几个大都会以外的地方”.酒店业人士认为,那些人口数量接近于海外大都会的许多中国二线城市,完全有能力成长为地区性的中心城市,那正是酒店业发展的新空间。
 
  二、三线城市的潜在市场空间成为各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抢夺的市场。1月中旬,上市一年之余的7天连锁酒店宣布了其在2011年的发展计划,预计将新开酒店逾240家,并计划在今年完成千店布局。7天连锁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二三线城市是7天连锁未来规模扩张最重要的阵地和潜力市场。汉庭酒店集团也宣布将加快扩张速度,计划到2013年在100个城市经营超过1000家酒店。
 
  喜达屋集团高层表示,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机会已经较少,而二、三线城市则会带来更多的空间和机遇。与喜达屋的观点不谋而合,朗廷集团计划未来5年内在中国内地开设6家新店,酒店的布局不再局限于北京、上海、广州,开到了大连、宁波等二线城市。香格里拉集团也在积极拓展其在中国内地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继包头、长春、常州之后,迪庆、满洲里、唐山、秦皇岛等地也将拥有香格里拉大酒店。未来三年内,将会有近10家香格里拉酒店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开业。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