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政信合作

基建信托热度不减 地方债务风险受关注

2013-08-21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的配置规模达到2.39万亿元,相比去年底1.65万亿元增长了44.87%,而政信合作信托相比去年底更是大增60.34%。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的配置规模达到2.39万亿元,相比去年底1.65万亿元增长了44.87%,而政信合作信托相比去年底更是大增60.34%。

  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的低迷,信托收益难言坚挺,产品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基础产业信托和政信合作业务在今年上半年获得较快发展,引起业界对政府过度融资背后风险的警惕。但专家认为,地方债务总体态势仍在中央控制之中,不至于失控。“在最近一两年内,我仍然认为政府债务相对安全。”

  政信合作季度增速超六成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介绍,基础产业是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而且占比体现出恢复性增长。2011年之前,基础产业一直是资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领域,但占比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二季度开始,基础产业退居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但占比恢复提升。2012年末占比为23.62%,相比2011年末的21.88%,提升了1.74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末,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的配置规模达到2.39万亿元,占比进一步提高到26.84%,相比去年底1.65万亿元的规模和23.62%的占比,规模增长了44.87%,占比提高了3.22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二季度末政信合作业务规模为8041.88亿元,相比去年底的5015.50亿元,大增60.34%。周小明认为,基础产业信托和政信合作业务在今年上半年获得较快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持续性融资需求以及国家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后信托公司的产品创新,表明信托公司加大了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但同时也应高度警惕政府过度融资背后的风险。

  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逐渐严重,中央政府会越来越重视其风险,继2012年四部委463号文和2013年第一季度银监会10号文后,今年7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宣布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长期以来,由于口径不统一、部分地方政府有意隐瞒隐性债务等原因,统一数据一直欠缺,中央政府也很难给出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此次全国审计,被市场解读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性债务的摸底之举,后续中央可能根据此次审计结果出台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政策。

  地方债务一两年内相对安全

  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表示,长期以来,地方性债务问题的根本不是融资渠道的问题。从银行贷款到债券融资,从债券融资到信托融资,再到最近兴起的信托外壳的P2P融资,其问题不在于融资方式,而在于地方举债的效率和还债的能力及意愿。所以,分析政信合作产品的安全性实质上是分析地方债务的安全性。

  “至少目前,地方性债务是安全的。”范杰认为,从法律根据上看,目前我国并没有政府破产的机制。“即便考虑到地方政府破产机制在中长期有可能建立,但在最近一两年内,政府债务仍然相对安全。”

  范杰表示,从中央政府的态度上看,地方债务的政策趋严,显示了总体态势仍在中央控制之中,债务平台不至于失控。监管意在规范,而非禁止,体现出监管层把控风险的信心。

  翟立宏认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及宏观政策来看,经济快速衰退并诱发债务问题的可能性小。“虽然经济新政的主要特征在于去杠杆,但去杠杆一般有三个阶段:金融部门去杠杆、私人部门去杠杆、政府部门去杠杆。”翟立宏表示,政府部门真正去杠杆应该在两三年以后,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有一个缓冲期。并且,经济数据低迷,已经使中央采取了缓和的调控手法,如提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稳中有为”、推进民生工程等、提出经济增长下限等,这会使经济增速不至于过慢,政府财政收入不至于减少过快,从而降低了债务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由于政府对地方债务问题持谨慎态度,加之部分信托公司的此类项目出现流动性问题,近期信托公司对政信合作的态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部分信托公司依然看好,而有些信托公司则开始规避此类业务。“这是各家信托公司在专业化发展中的必然。下半年集合信托市场,很难再现如2012年那样的强劲增长。”范杰表示。此外,券商、基金子公司对政府项目的争夺也会拖累政信合作业务的增速。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