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银行 政策

民营银行或成为银行业界“鲶鱼”

2013-09-24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自今年7月初金融国十条拉开民营银行闸门后,随着高层对民资设立银行的政策态度日渐明朗,众多民资涌入金融领域的热情被迅速点燃。

  自今年7月初金融国十条拉开民营银行闸门后,随着高层对民资设立银行的政策态度日渐明朗,众多民资涌入金融领域的热情被迅速点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申请民营银行的企业已经达到20多家,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核准公告,目前已有苏南银行、苏宁银行、华瑞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5家企业名称获得工商总局核准。

  近期,政策释放的一系列积极信号拉动了民营银行概念股的大幅上涨。专家认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对于打破金融垄断、改善金融生态、完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出台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仍在推进期间,民营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待考验。

  政策利好刺激概念股一路飘红

  近期,A股市场上的民营银行概念股大幅上涨,直接显露各路资本对民营银行开始跃跃欲试。据统计,自9月份以来,作为苏南银行、苏宁银行的幕后主角,红豆股份、苏宁云商等民营银行概念股累计涨幅超过20%。

  业内人士认为,资金追逐民营银行概念股的“底气”源自于政策的利好信号。

  今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打开了闸门。此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继续推进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和央行行长周小川“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的表态更释放了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

  随着多家民营银行的名称通过预先核准,民营银行的设立开始逐步步入正轨,然而正式获批还需要经过银监会和央行等监管部门的审核。业内专家认为,由于政府对于设立民营银行的实施细则仍未出台,是否能在年内获批仍然是未知数。此外,有分析师指出,即便获批,民企办银行的模式依然是焦点问题。

  从目前来看,申办民营银行的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于实体企业或者当地商会,期望能够为企业自身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而设立银行;另一类则是互联网企业或是利用网络的电商和社交平台,以期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及金融产品的平台销售操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很大程度上可成为民营银行的突破口,而其中的典型代表——苏宁云商的申办更受到业内关注。连平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未来零售业务的占比将会大幅度提高,如果苏宁能够将零售业务的经验引入到银行当中,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对银行业拓展零售业务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有望打破金融体系倒金字塔结构

  “我们现在非常需要草根金融。”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近日公开表示,建立多层次正金字塔的资本市场体系,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辜胜阻认为,我国企业呈正金字塔形分布,大企业少,小微企业居多,然而我国的金融体系却是倒金字塔结构,两者很不相称。

  事实上,对于任何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草根金融”都应与“主流金融”互补共存,而在我国,前者的发展一直相对较弱。如今,在我国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民营银行被寄予厚望,业内专家认为民营银行或能成为搅活经济、提升金融配置效率的“鲶鱼”。

  从宏观层面而言,民营银行有望打破现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垄断,改善金融生态,完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提高宏观融资效率,帮助推动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而在微观层面,则有望缓解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三农”面临的融资约束,搞活实体经济。

  业内专家表示,倘若以苏宁银行为代表的民营银行真能设立,一方面能让更多中小企业有足够资金贷款保证良性运转;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倒逼传统金融业改革,打破传统银行的垄断经营,促进银行业的良性竞争。

  多重制约“瓶颈”亟待解决

  尽管民营银行概念股炒得火热,然而其最新的进展也仅仅停留在注册名称审核通过的阶段。

  “应该首先是政府出台相关意见或实施办法之类的文件,然后企业才能申报。”苏宁云商相关人士表示,现在苏宁还仅停留在商号注册这一步,至于组织架构等细节都还没有研究。

  虽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有利于金融系统改革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对于民营银行的经营不能过于乐观。在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出台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仍在推进期间,民营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待考验,这也成为政策出台前的主要考量。

  业内专家分析,彻底去除银行的国家信用隐性担保,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允许银行破产,应成为设立民营银行先决条件。同时,业内专家表示,利率市场化已经逐渐放开,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净息差收缩是必然趋势。如何与大型银行等竞争实现盈利、不良资产出现该如何处置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市公司不能期望只要设立民营银行成功就能像大型银行一样稳坐泰山赚得盆满钵满。

  另外,从企业自身角度而言,未来要实现从传统企业到银行的转型,也面临着人才、风控、技术等关键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撰文表示,上市公司设立民营银行是把双刃剑,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就是人才,没有适合民营银行的人才显然是做不成规模的。原来传统行业领域的上市公司人员是根本不适合做银行业务的,那么如何吸引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不去国有银行而到民营银行来?另外,风险管理、技术、资本等运作要是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不但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盈利增光添彩,反而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和整体盈利水平。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