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银行

银行经营扩张重心转向表外

2014-05-15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货币在金融流域的流通会和经济活动脱节,随着货币的金融流通超过经济流通,货币增长有时会和信贷、存款的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走势。

  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信贷过程就是信用货币创造过程。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货币在金融流域的流通会和经济活动脱节,随着货币的金融流通超过经济流通,货币增长有时会和信贷、存款的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走势。中国当前货币体系的金融流通增长,主要受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和表外业务发展的影响。即使信贷增长平稳,由于信用创造脱离了传统的信贷过程,同业扩张使得银行体系货币存款的增长很不稳定,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间的联动关系被打破。同业经营和表外业务类型众多,表现复杂;某些业务扩张会带来非金融企业一般性活期存款的增长(表现为M1、M2增长),而另一些则直接带来定期存款和家庭部门储蓄存款的扩张(表现为M2增长)。

  显然,4月份M2显著超越M1的反弹格局表明,当月同业扩张主要集中在后一类型上。

  2014年4月份存款的减少有类似于春节的季节性因素,“五一”节日的现金需求增长,导致银行体系现金漏出严重,因此每年4月份人民币存款和M1经常会出现下降现象。从现金漏出来源看,企业发放和储蓄提取是银行体系向社会释放现金的2条渠道。因此M2的减少规模要大于M1减少。从往年情况看,2012年M1和M2的减少规模分别为3014亿元和5961亿元;2013年则分别为3250亿元和3306亿元;2011年则是M1略有增加,M2略有减少。

  2014年4月份M1同比增长5.5%,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和M2同比增长13.2%,比上月末高1.1个百分点。可见M1保持平稳的同时,M2大幅反弹。

  从银行经营功能业务变化对资金分布改变的影响看,银行表内业务直接和M1、M2相关,即传统的信贷增长会导致M1和M2同向扩大(M2本来就包含M1嘛),两者变动差异仅是反映了货币流转速度的差异(与经济周期有关)。在表内业务模式下,经济活跃度上升带来的M1超越M2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货币金叉”(自然也成为观察经济的一个重要表征了)。

  但在同业业务发展和表外规模扩张的情况下,银行经营对资金分布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很多同业、表外业务不创造M1,而是直接创造M2,即表外扩张不体现为非金融企业存款扩张,而是体现为其它存款增长。这意味着表外业务发展使得M1和M2间独立性越来越强,两者间的联动关系被打破。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和去年同期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从M2的大反弹状况看,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并没有减少,表外扩张势头并没有放缓。社会融资减少并不表示银行表外扩张放缓。

  表外扩张有利债市平稳发展。到现在为止,“非标不灭,债市不兴”仍然是许多债券投资人的市场经验——银行配置是最重要的债券需求力量,非标发展使得银行的配置需求下降。在银行商业模式变动的情况下,体现传统投资思维和逻辑的经验准则不再适用:你永远看不到“非标灭、债市兴”的场景。

  过去传统的信贷扩张模式下,商业银行对资本充满着永不满足的“饥渴”需求,银行经营就是保证“贷款扩张—资本融资”双循环的顺利实现。在资本约束机制和经济环境改变的情况下,银行经营重心开始转向表外业务和同业运营,投行部门、金融市场同业部门开始取代信贷部门,成为下一步银行扩张的主力。银行提供给客户的融资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过去的直接放贷转变为帮客户发行标准化的债权交易工具。

  起先,这些债权产品是非标准化的,在监管部门加强规范后,商业银行逐步将其规范化为可交易的标准融资工具;在负债端,商业银行也加强了理财等表外融资产品的销售。通过负债、资产的业务模式的改变,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逐渐由表内增长向表外扩张转移。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这种改变,使得债券市场的供需双方都发生了改变,银行由债券投资的直接需求者,变为客户投资(理财资金)的操作者,未来银行口子发出的投资需求中,客户投资需求将超过银行配置需求;同时,商业银行提供的债权产品会逐步增多。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