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整体资金来源稳定性降低
去年闹了一场“钱荒”,让各界对银行的存贷款动向特别敏感。有人问,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都去哪儿了?这不光是业界想了解的事,也是投资界想问的话题。为此,杨飞先生根据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梳理了去年银行存款的流向及原因,发现去年银行一般性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增速大幅放缓,银行业整体资金来源稳定性降低。这说明什么呢?值得思考。
■银行存款业务出现新特点:1.一般性存款增速下滑态势明显;2.储蓄存款增速明显下滑;3.定期储蓄存款增速明显下滑;4.同业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幅增长;5.中型银行存款付息率畸高。
■未来一段时期,银行存款理财化、脱媒化的大趋势难以逆转。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应顺大势、抓主流,把握新市场环境下社会资金流动的规律,积极应对金融改革创新对银行存款的分流。
银行存款业务出现新的特点
1.一般性存款增速下滑态势明显
从近十年的数据看,上市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和招行、民生、中信、兴业、光大、华夏、浦发、平安八家中型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速总体下滑的趋势十分明显,十年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2004年,上市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长20.4%;2007-2008年,降至16.5%左右;2009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充裕,上市银行存款大幅增长,但随后迅速回落,存款增长下滑的总体趋势并未发生改变。2011-2012年,存款增速降至12.5%;2013年更是进一步跌至9.8%,属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从2013年看,上市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速普遍放缓。大型银行增长8.5%,同比下滑2.3个百分点;中型银行增长14.3%,同比下滑4.1个百分点。其中,工行、建行、农行存款增长较慢,分别仅为7.2%、7.8%和8.7%;兴业、光大、建行存款增速放缓幅度较大,同比分别下降了15.1个、8.6个和5.8个百分点。中行2013年存款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的原因在于,其2012年存款仅增4.04%,低于大型银行平均值7个百分点。
2.储蓄存款增速明显下滑
2013年,上市银行储蓄存款增长8.7%,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少增9375亿元;对公存款增长10.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少增743亿元。储蓄存款增速降幅明显大于对公存款。
从各行情况看,大型银行储蓄存款增速全部趋缓,同比平均下降5.4个百分点,农行、建行、工行分别下降了6.3个、6个和5.9个百分点。中型银行储蓄存款增长出现分化,兴业、浦发、招行同比分别大幅下降15个、12.1个和10.6个百分点,其中招行储蓄存款全年仅增4.6%,为各行最低。
中信银行储蓄存款增速不减反升,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也是唯一一家储蓄和对公存款增速同比“双升”的上市银行,主要原因是中信银行2013年加快了网点零售化转型和机构建设速度,全年新建网点189家,同比增长21.2%,个人客户数量增长17%,零售业务市场地位明显提升,储蓄存款增速和零售业务占比均达到该行历史最高水平。光大、华夏两行储蓄存款增速同比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2012年储蓄存款增速基数较低,低于当年中型银行平均值10个百分点左右。
3.定期储蓄存款增速明显下滑
2013年,上市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增长7%,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少增8383亿元;活期储蓄存款增长10.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少增991亿元。定期存款增速降幅明显大于活期存款。
从各行情况看,大型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增速均大幅放缓,同比平均下降8.2个百分点,建行、交行分别下降了13.9个和10.4个百分点,尤其是建行全年仅增长1.5%,为各行最低。中型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增速也普遍放缓,兴业、招行同比分别下降20.7个和10.5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也是唯一一家定期和活期储蓄存款增速同比“双升”的上市银行。光大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增速同比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2012年定期储蓄存款负增长0.4%,低于当年中型银行平均值近23个百分点,数据波动明显。
4.同业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幅增长
2013年,上市银行同业存款余额9.11万亿元,负增长0.7%。但若剔除同业存款中银行同业的数据,则发现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出现大幅增长。2013年,上市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余额4.8万亿元,增速19.9%,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多增4885亿元。其中,大型银行增速相对较慢,平均增速7.4%,建行、农行分别增长3.8%和3%,工行则减少了3.3%。中型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迅猛增加,平均增速高达49.3%,中信、兴业增速均超过80%,华夏、招行均超过60%。
5.中型银行存款付息率畸高
2013年,大型银行加强了同业负债结构的优化和同业存款价格的管控,有效控制了资金成本,存款付息率显著低于中型银行。从一般性存款看,大型银行付息率1.92%,中型银行2.23%,高于前者31BP;从同业存款看,大型银行付息率2.87%,而中型银行高达4.47%,高于前者160BP。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2013年上市银行一般性存款增长延续了近十年的下滑趋势,同时增速跌至十年最低。其中,储蓄存款、特别是定期储蓄存款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分别少增9375亿元和8383亿元,而对公存款增速降幅较小。2013年,上市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大幅增长19.9%,同比多增4885亿元。其中,中型银行迅猛增长49.3%,同时存款付息率明显较高。
银行存款分流原因及流向
1.资金流向多元化已成为个人金融资产配置的突出特征
作为个人财富持有的一种形式,储蓄存款具有交易职能、预防职能和投资职能。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完善,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不断扩宽,城乡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高,具有投资职能的储蓄存款转化为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持有,资金流向多元化成为我国个人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特征。
一方面,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和投资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是储蓄存款转化为各类投资理财产品的内在动因。根据瑞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3》,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财富几乎翻了两番,从5700美元升至2013年的2.22万美元。中国拥有100万美元财产的百万富翁达到112.3万人,拥有5000万美元财产的富人数量仅次于美国,超出其他所有国家。当国内个人财富水平累积到一定程度、预防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对金融资产的增值性要求会显著提高,对资产管理服务需求的迫切性会明显增强。这时,储蓄存款这种基础性的金融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会逐渐降低,而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理财的资产占比会明显增加,资产管理产品对存款的替代性作用也将随之不断强化。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和未完全市场化的存款利率,是促使储蓄存款向投资理财产品转化的外在动因。近年来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银行理财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信托市场、基金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规模日益壮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投资渠道的持续拓宽以及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平均收益率的提升,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金融资产配置需求和资产增值需求,同时也为存款的加速转化提供了重要渠道和空间。
此外,在实行上限管理的框架下,存款利率水平并没有反映出市场对资金真实的需求程度,且受通胀影响,存款负利率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存款收益在各类投资产品中并不具备竞争力。投资者更愿寻求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理财产品替代存款。普益财富统计显示,2013年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达4.56%,高于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约130BP。如果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突破存款利率管制的尝试,则可看出存款利率的抑制仍然存在,并未体现出市场对资金的真实需求,因此必然要面临较强的分流压力。
2.资管规模高速增长持续分流存款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多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12年以来一系列放松资产管理行业管制政策的出台,国内资产管理市场组织结构渐趋复杂,大资管特征不断强化,多种资产管理业务进入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期。
从机构参与者的角度看,包括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都在不断加大对资产管理市场的“跑马圈地”,形成跨业竞争与合作并存的金融大资管格局。从业务范围角度看,我国资产管理业务从单一的存款类产品,发展为包括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基金、券商资管等在内的多种资产管理类产品。2007-2013年,这五大资管产品规模由7.49万亿元迅速增至38.9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6%。其中,银行理财、信托分别实现了年均62.4%和49.9%的高速增长,券商资管近两年也出现了226%的迅猛扩张。
资管产品的快速扩张造成银行存款的持续分流。从增速对比看,近年来资管的规模扩张速度明显加快,而存款的增速则越来越慢。2007-2013年,五大资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银行存款的2倍,且二者增速之差由2009-2010年的10个百分点左右扩大到近三年的30个百分点以上。
从规模对比看,自2009年起,五大资管的规模比重不断上升,而存款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3年,资管比重已由20%左右增至36.1%,存款比重由80%左右降至63.9%。
3.互联网理财创新加剧储蓄存款分流
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互联网巨头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余额宝、理财通、百发百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即时支付或提现功能,而且还通过与货币基金的对接实现资金增值,较好兼顾了流动性与收益性,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以余额宝为例,2013年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这一产品,其原理是支付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后即自动购买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从而可获得数倍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回报,同时用户亦可随时使用余额宝里的资金进行消费或提现。余额宝1元起购,开户、转入和转出均不收取任何费用。余额宝上线后规模迅速扩大,最初十余天内日均申购额达3.67亿元,日均开户数达13.98万户。截至2014年3月末,余额宝用户超过8100万,规模为5413亿元,户均持有金额6683元。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达5.2%,为用户累计实现收益75亿元。
余额宝凭借其特有的收益性、流动性优势和渠道便利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客户资金的涌入,并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一大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这些产品的问世为银行存款“搬家”搭建了便捷的通道,尤其造成了银行储蓄存款的快速分流。从2013年各月的数据看,前5个月大型银行储蓄存款仍同比多增2004亿元,但余额宝6月上线后,储蓄存款增速开始持续下滑,此后平均每月同比少增1200亿元以上,到12月末,全年累计少增6860亿元。
综上,从存款流动的第一个层级看,近年相对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基金、券商资管等快速发展,造成银行一般性存款(主要是储蓄存款)持续分流,而2013年互联网理财的蓬勃发展为存款分流又提供了一个便捷通道,加速了储蓄存款的流失。
从存款流动的第二个层级看,保险、货币基金、余额宝理财等资金主要以同业存款的形式又回到了银行体系(中型银行为主),形成一般性存款到同业存款的流动,同时显著抬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率;银行理财、信托、券商资管等资金则主要流向了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其中一小部分又形成对公存款回到银行体系。因此可大致匡算,2013年上市银行少增约1万亿元存款(储蓄+对公),有近4900亿元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形式回流,有5100亿元左右的资金基本流出银行体系。
银行存款业务如何稳健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银行存款理财化、脱媒化的大趋势难以逆转。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应顺大势、抓主流,把握新市场环境下社会资金流动的规律,积极应对金融改革创新对银行存款的分流,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思路、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综合服务,提升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和汇集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开源”、“节流”、“承转”这三大手段,保持存款业务的稳健发展。
1.开源
开源是实现存款稳定增长的不竭动力。一是开拓业务源,以源头性业务为抓手,加大对基本账户和结算性账户的拓展力度,集群化、批量化挖掘存款资源。二是开拓客户源,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通过公私联动、精准营销和产品创新,扩大有效客户、优质客户数量。三是开拓市场源,加快网点转型,强化网点营销服务职能,提升对潜力市场的辐射力和存款竞争力。
2.节流
节流是保持存款稳定增长的必要之举。
一是客户关系为本,做好客户关系及资金流向的监测和数据挖掘,在信息利用上变被动发起为主动推送,提升客户需求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维护好客户关系。
二是产品创新为王,围绕客户资金链条进行全产品开发,突出“产品为王”的创新和竞争理念,凭借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增值服务绑定客户需求,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客户存款留存率。
三是客户体验为媒,着眼于互联网金融崛起的良机,吸收运用互联网思维,变革客户服务理念和模式,进而达到增加活跃客户、提高资金吸纳能力的目的。
3.承转
承转是保持综合竞争优势的“救命稻草”。面对存款分流的大趋势,即使最终难以留住客户存款,还可以通过理财和大资管等综合金融服务,承接客户分流、转出的资金。
一是强化存款和理财产品的良性互动发展,以专业的投资管理服务满足在客户资产增值服务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稳定客户存款,吸收客户资金,实现存款与理财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做大客户金融资产服务总量和流量,把握金融市场改革深化和居民收入增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在聚集和沉淀客户资金的同时,壮大中间业务收入。
三是加快投行、基金、保险等资管业务的发展,顺应大资管时代下客户资金流动的规律,形成商行与各资管版块的发展合力,满足客户全方位资管需求,扩大多元化盈利来源。
- ·2016-2020年中国信托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动漫IP崛起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
- ·互联网金融多事之秋:P2P风险显像...
- ·微信转账新规:超2万支付手续费 ...
- ·熟人营销模式受争议 借贷宝CEO 回...
- ·全球社交博彩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已...
- ·预计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
- ·峰瑞资本林中华:家政服务遇冷 跳...
- ·网络小说写手成热门行业 大部分人...
- ·互联网行业深度调整浪潮汹涌 细分...
- ·徐乘和他的糖果王国“徐福记”
- ·王华和金盛现象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张新明:煤老大与金业集团
- ·新华都“掌门人”陈发树
- ·傅军:谱写新华联的商业神话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熊晓鸽:IDG中国的财富“大管家”
- ·恒瑞“福将”孙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