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银行

银行系“宝宝”推出频率加快

2014-07-08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继渤海银行推出“添金宝”后,招行上线“朝朝盈”,浦发银行的首款宝宝产品——“普发宝”也于近日正式上线。

  互联网金融洪流下,银行系“宝宝”推出的频率加快。最近几周,继渤海银行推出“添金宝”后,招行上线“朝朝盈”,浦发银行的首款宝宝产品——“普发宝”也于近日正式上线。至此,目前推出“宝宝”的银行已超过10家,其他几家分别是工行“薪金宝”、中行“活期宝”、交行“现金宝”、平安“平安盈”、兴业“掌柜钱包”、民生“如意宝”、中信“薪金煲”和广发“智能金账户”等。

  同时,在互联网“宝宝”们7天年化收益率疲态渐露时,作为后来者的银行系“宝宝”产品却开始展现后发制人之势。

  可比的7月1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显示,大多银行系“宝宝”收益率在5%左右,如中银“活期宝”、民生“如意宝”、渤海“添金宝”、兴业“掌柜钱包”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是5.4%、4.929%、4.92%、5.162%。而互联网“宝宝”大多已跌破5%,如余额宝为4.235%,微信理财通的华夏财富宝为4.478%,百度白赚为4.645%,京东小金库4.657%。甚至部分跌破4%,如天天理财宝、国泰超级钱包分别是3.927%、3.512%。

  同为对接货币基金,互联网“宝宝”和银行系“宝宝”为什么收益率却出现了高下之分?

  一位银行人士说,货币基金大部分投向银行同业存款以获取收益。去年流动性不足导致的银行“钱荒”,使得银行愿意用较高的成本吸取互联网“宝宝”的同业资金,在这一基础上,余额宝的收益率自然水涨船高。但是一年过去,当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互联网“宝宝”的存量资金太大,同时今年以来货币流动性比较宽松,通俗地说就是银行“不缺钱”。而银行系“宝宝”的盘子较小,而且从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大背景来说,银行业内也更倾向于先吸取同为银行系的“宝宝”资金,从而推高银行系“宝宝”的收益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互联网“宝宝”们没有创新,迟早会被银行系“宝宝”所终结。无论余额宝还是理财通,用户如果使用资金,就必须发赎回指令,而且大多无法实时到账。现在,多家银行的宝类产品已进化到全自动理财。

  如中信银行的“薪金煲”和渤海银行的“添金宝”,取现上限高或没有限额,可直接在ATM机上取现和POS机消费,后台自动赎回货基。另外,当投资者在账户中的资金积累到5万元或10万元、且在一定时间段内又不会使用时,银行还提供滚动型、短期、半年、1年期等多样化的、具有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不过理财专家表示,若想选择收益率较高的“宝宝”类产品,不应只关注某一天或短期内的7日年化收益率,而应选择长期年化收益率稳定、较高的产品,且在一定周期内相同收益率下每万份收益波动较小的产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