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银行

银行业总资产增速放缓

2014-07-16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银监会近期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总体看银行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银监会近期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总体看银行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4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资产已达1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银行业增长逐步回归常态。同时,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0个季度持续攀升,目前不良率已达1.04%,但分析报告认为,目前有三大因素保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会快速增长并由此产生信用危机。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率水平较高,流动性总体保持稳定。2014年3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6.29%,较去年同期上升30.9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2.13%,显著高于最低资本要求。

  统计显示,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1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商业银行总资产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分机构类型看,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同比增长速度仅为9%,而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同比增长均超过平均水平。贷款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的主体,余额占比为50%。

  将银行业总资产除以国民经济总量(如GDP),可以粗略地反映一国银行业发展情况。这一指标过低表明银行业发展可能不够充分,金融服务需要增强;而这一指标过高可能也提示金融发展过度,可能脱离了实体经济。当然,这种分析还要结合一国经济发展模式和融资结构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我国2013年GDP接近57万亿元,当年银行业总资产(年初与年末平均)约为142万亿元,这一指标达到250%,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大约6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充分,间接融资仍是绝对主力的融资结构有关;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在银行业快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应关注系统性风险。

  银行业资产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明显放缓,2008-2012年银行业资产年均增速为20.6%,2013年则降至13.3%,本期则继续下降到12.9%。这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措施已经取得成效,银行业增长速度逐步回归常态。同时,对于那些没有完全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委托、信托、理财等业务,监管部门也已经高度关注其近期的快速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较为充足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比年初增加541亿元,同比增长22.7%,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04%,比同期提高了0.08个百分点。此外,3月末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15553亿元,关注贷款率为2.5%。分机构看,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较高(1.68%),而外资银行不良率仅为0.52%。

  近期不良贷款的上升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是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由2010年的10.3%降至2013年的7.7%,今年一季度又下降到7.4%。国外有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贷款随后可能上升0.3-0.6个百分点,对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这种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的出台,短期内对银行贷款质量也会带来冲击。三是部分行业风险近期集中暴露,比如钢贸风险等也对银行带来一定影响。

  但同时有三大因素保证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不会快速增长并带来信用危机:一是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中央政府已经明确了经济增长的“上限”和“下限”,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经济深度下行的可能性很小,改革红利释放带来的正面效果正在显现。二是从监管与银行管理看,这几年银行放贷的标准没有放松,贷中和贷后管理也得到不断加强。三是从银行财务能力看,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7680亿元,拨备覆盖率达到273.7%,贷款拨备率为2.8%,2013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14180亿元。这些数据都表明银行依靠自身财务能力化解不良贷款还有很大空间。

  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有所下降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利润4276亿元,同比增长15.9%。一季度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平均为1.4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个bps;资本利润率为20.80%,比去年一季度下降了21个bps。

  从盈利结构看,银行本季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基本保持平稳,非利息收入增加较快,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这三项因素共同促成银行利润稳定增长。净利息收入仍然是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除了生息资产稳步增长外,净息差水平一季度稳定在2.58%,比同期上升了1个bps,但与2012年一季度相比,则下降了18个bps。手续费、佣金等非利息收入也继续保持稳定,一季度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4.4%,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4个bps,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了383个bps。成本收入比为27.8%,同比下降了137个bps,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了165个bps,银行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从未来发展看,银行利润增长面临着三方面挑战,一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净利差的影响,二是部分商业银行通过同业、理财、投资等创新业务带来的非利息收入增长能否可持续,三是不良贷款上升对银行信用风险成本以及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较高

  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13%,比同期下降了0.1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04%,比去年同期均上升了0.19个百分点。分机构看,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平均水平,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资本水平较高,资本充足率平均不仅高于2014年按照过渡期安排的8.9%,也高于过渡期终止时应达到的10.5%。二是从分子看,资本的质量较高,3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占全部资本净额的比重达到82.7%。三是从分母看,信用风险资本要求是最主要的部分,占全部加权风险资产的91.8%;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占比较低,仅为0.9%。

  本期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上升,而资本充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二级资本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了0.92%。我国自2013年初开始实施与国际最新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Ⅲ)相一致的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新办法中对符合条件的二级资本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同时对银行已经发行的不符合条件的二级资本逐年进行扣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按照新要求发行二级资本还处于探索阶段,新发行的二级资本工具数量很少,而原有不合格的二级资本扣除量逐年递增,由此导致二级资本出现负增长。

  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保持稳定

  2014年3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6.29%,高于去年同期0.93个百分点。但存贷比一年来逐季上升,3月末为65.89%,高于去年同期1.21个百分点,但略低于去年年末66.08%的水平。存放中央银行的超额备付金率为2.53%,与去年年末基本持平,比同期下降了0.05个百分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总体看较为充足,银行间市场近期也相对平稳,但从中长期看,随着直接融资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银行流动性管理还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4年第5期。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