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银行 不良贷款

短期内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望企稳

2014-07-30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014年上半年山东银行贷款不良率达到1.57%,上升势头明显。此前,不良贷款重灾区是江浙等长三角地区。

  近日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称,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另有称,2014年上半年山东银行贷款不良率达到1.57%,上升势头明显。此前,不良贷款重灾区是江浙等长三角地区。

  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大、企业多,不良贷款余额多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它们的不良率也领先全国。东部沿海经济更有活力,新兴产业比重更大,金融深化程度高,不良率理应较低。有人认为,异常数据背后暗藏的玄机是中西部地区不良贷款捂得较好,尚未暴露。这种观点在海外很有市场。瑞银、高盛、花旗等大投行及标普等机构认为中国真正的不良贷款率应该在2%-3%之上。

  还有观点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沿海地区民营经济比重较高。经济景气下滑时,民企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可是,除浙江外,粤、鲁、苏的民营经济比重并没有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浙江民营经济占比超过6成,广东、山东、江苏大约都在5成左右。

  从不良贷款最为集中的行业来看,具备一定的区域特性,但不能解释全部原因。近两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集中出现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信用卡,具体细分则为钢贸、铜贸、光伏、造船、钢铁、煤炭、纺织等。其中,造船、钢贸、铜贸等行业常见于沿海地区,但余下的几个行业在中西部也有广泛分布。

  另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近两年东部贷款增速慢,中西部贷款增速快。国内有不少企业依赖于向银行“贷新还旧”,只要贷款量增加,企业经营就会貌似平常。一旦银行压贷,问题便会暴露。2012年,中部、西部的贷款增速分别比东部高4%、5.3%。2013年,中部、西部的贷款增速分别比东部高4.2、5.7个百分点。东部贷款增速只有12%左右。中、西部贷款的年增速分别超过16%、17%,贷款余额的分母高速变大,既向“僵尸企业”有力地输了血,也成功地将不良贷款率稀释。

  其次,在地方政府眼中,批发零售业比不过制造业。尽管制造业中有些行业产能明显过剩,企业效益下滑严重,但地方政府为了保GDP、保就业,防范金融风险,通常会出手相救。但批发零售业就不同了。它创造不了工业附加值,也解决不了多少就业。以钢贸为例,看着贸易额非常庞大,其实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多。

  所以,当上海、江苏的钢贸贷款出现风险苗头后,银行迅速收贷、压贷、起诉,导致钢贸行业不良贷款率迅速集中爆发,不留死角。换成制造业,尤其是碰上多家民企互保的情况,地方政府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政府对制造业更为重视。当地企业数量原本就不多,更不能轻言放弃。

  近期政府对保增长越发重视,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贷款增速明显加快,不良贷款率有望短期企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若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切实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应该允许一些企业逐渐退出舞台,否则市场很难实现出清,问题早晚还会暴露。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