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拍卖市场 内地拍卖市场

内地拍卖市场阵痛将会持续加剧

2015-07-28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尽管,在本季内地春拍中,又有两件亿元级的拍品诞生,分别是潘天寿《鹰石山花图》和李可染1976年创作的《井冈山》,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另外,还有几件准亿元级拍品亮相拍场,如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手卷以8050万元成交,乾隆帝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以7475万元成交等。然而个别天价纪录的诞生并不能掩盖内地拍卖市场整体的低迷。事实上,有不少中小拍卖公司在经历了这两、三年的调整阵痛后,已经很难组织起一场像样的有品质的拍卖会了,拍卖成交额也是持续缩水,屡创新低。有些拍卖公司迫于经营成本压力以及客户流失严重,加之征集受阻,不得不暂停春/秋大拍,转而将希望寄托于各种形式的线上拍卖。其中,微信拍卖便是目前较常见的一种线上拍卖形式。笔者注意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陆续成立了微信拍卖群,然而实际成交情况却并不乐观。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刚发布的《AMMA2015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总成交额约为244亿元人民币,为2011年以来最低谷,同比2014年春拍缩水27%。如果扣除掉今年香港春拍的成交额,恐怕这个缩水的比重会更大。该报告认为,这主要是宏观经济调整和艺术品市场周期性发展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而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地拍卖市场赝品泛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信心丧失。而赝品泛滥又与艺术品市场周期性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在过去的几年中,尤其是2010年至2012年这三年中,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作为投资驱动型的市场,成为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受益者。同时,由于中国礼品文化思想的根深蒂固,艺术品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礼品经济的重要载体。然而,这些利好因素在这两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前宏观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足的形势下,这些利好因素支持的艺术品泡沫成交量逐渐消失。

  艺术品市场自身存在的周期性也是导致市场持续调整的又一影响因素。今季春拍,除个别特色专场、专题和夜场外,总体上看来,能够支持市场量价齐增的生货精品非常少。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了前些年的持续发展和泡沫式爆发,一些收藏世家、艺术家家属或市场资深行家手中的精品佳作大量释出,这一轮的新老藏家换手已经基本完成。从最近一两年的情况来看,拍卖公司在大力挖掘生货精品的同时也在尝试开拓新的艺术品拍卖板块。像本季春拍中,嘉德的王济远艺术专场、匡时的历代书法夜场、崇正的九藤书屋专场、泓盛的周信芳旧藏专题、明轩的一间屋专场等,都受到了藏家的追捧。然而,更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不负责任的中小拍卖公司,由于业务能力差,征集资源有限,无法征集到精品佳作,便以大量的赝品伪作来凑数,极大地伤害了藏家和投资者的信心。

  令人担忧的是,从目前的种种现象来看,内地拍卖市场短期内似乎仍然无法回暖,调整仍将继续,阵痛将会持续加剧。而近期中国股市的震荡,也很可能对下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