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零售

中国零售业面临四大困局

2008-11-10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11月9日,第十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德勤公司公布了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79.8%的连锁零售业从业人员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对零售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则表示,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冬天”有没有到来的问题,而是这个“冬天”到底有多寒冷,严峻的形势多久会过去。

  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低迷的氛围,蔓延至国内零售业。人们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开始影响其购买行为。国内零售业销售额虽然在上涨,但三季度增幅明显回落。多数企业试图通过提价“逃离”困境,但也承认这并非最佳解决方案。节约成本、放缓扩张速度成为连锁零售企业“过冬”常见策略。

  同时,经历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连锁零售企业,也被自身诟病所累。此前,企业全面扩张时期,不断开张的新店刺激销售额上涨,但在经济走势下行过程中,原本隐藏的问题被暴露无遗。

  困局一 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零售业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单季相比上半年的增速,大多数公司的收入、净利润增长都出现放缓。而且,增速趋缓的趋势在四季度仍将延续。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深化,它对商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零售业的困境还未完全显现,这一切不容乐观。”姜增伟认为,悲观的消费预期也阻碍了内需扩大,“消费是最能反应社会情绪的,三鹿等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出口、投资情况低于预期时,被寄希望于带动经济增长。

  “在非常时期,要用特殊的政策帮助经济度过难关。”姜增伟透露,商务部正在制定政策,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手段支持扩大消费,并让经营企业有足够的流转资金。

  困局二 流通环节产品损耗巨大

  国内农副产品冗长的供应链,使得流通环节成本占比大,且浪费严重。数据显示,单价1元的蔬菜,农民拿到手的收入通常只有0.1元,有时甚至是几分钱。而在国外,这一数字是0.25-0.3元。在美国,农副产品流通损耗只占5%,而国内通常会损耗20%-25%。

  姜增伟建议建立农村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农民和超市形成直接的供销关系,既让农民不必担心销量,也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农药残留一直是国内农产品的一大问题,但国外的农作物并非不用农药,而是零售商能够监督供应基地,施药后5-7天再采摘上市。在国内,这一环节是缺失的。”姜增伟说道。

  困局三 社区商业严重滞后

  统计数字显示,国外社区消费通常占总消费的60%已上,但在国内这一数字不足30%。“零售企业都愿意做大——经营大卖场、奢侈品,但社区商业配套相对滞后,增长缓慢。”姜增伟表示。

  目前,国内有6600万名老人整日生活在社区,5亿人长期居住在社区,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供应却远远滞后于需求。布局不均的零售业模式,也直接影响了内需的扩大。

  困局四 人才流失严重

  “现在最大的困难绝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人力资源的匮乏。”百盛全球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总裁苏敬轼表示。目前,百胜集团在中国拥有2500多家肯德基和400多家必胜客。

  连锁零售企业高强度的工作下,人才流失严重。据介绍,仅百胜集团,每年就需要3万名新店员和500多名餐厅经理。但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很难通过外部招聘完全解决。“最好的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苏敬轼说道。而培养后人才的再流失,则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