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国 零售

中国3C零售业10年之殇

2010-10-18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1999年,当国美全面启动全国扩张战略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零售渠道,会成为紧紧扼住中国3C产业咽喉的狠角色。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1999年,当国美全面启动全国扩张战略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零售渠道,会成为紧紧扼住中国3C产业咽喉的狠角色。

 
  短短三年之后,国美、永乐、苏宁就成为了中国家电厂商“又爱又恨”的对象。想要进卖场?请先交入场费、仓库费、广告费,而交付这些巨资之后,厂商的收款往往遥遥无期。值此,多少家中国家电制造企业被活活拖垮、拖死,已经没人记得清。
 
  如果说,“渠道为王”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国美、苏宁在过去10年扮演的,不是一个“仁王”。
 
 
  随后,狡猾的百思买找到了占领中国3C销售市场的切入点:它否定了中国3C零售业的“苛捐杂费”,企图制造民族产业之间的内讧。而国美则否定了百思买。2007年,几家中国3C传统零售渠道向中国家电企业下“严旨”:谁的产品要是敢进入百思买,就从我们的渠道店中撤出。
 
  那一年,百思买在中国仅有一家门店,而国美、永乐、苏宁的门店已经遍及全国,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百思买之外,敢怒不敢言的中国家电企业数次企图向渠道垄断提出挑战。不过在长达十年的进程中,他们或是被过高的渠道铺设成本折回,或是成为国美、苏宁“最后通牒”的对象——想要自建渠道,那么先从我们这里撤出。
 
  直到今天,苹果开始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强势了10年的3C零售业巨头们的权杖终于失效。
 
  很长一段时间来,中国家电企业并不拥有产品的实际定价权。产品卖高、卖低、何时打折促销这些事情,家电厂商只能做旁观者,真正的决定权在国美、永乐、苏宁三巨头手上。虽说这三家巨头没有一家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但三家巨头不说降价,家电厂商不敢擅自降价。三巨头强迫降价,即便降价幅度已经超出厂商能够承受的底线,众多民族家电品牌的市场部负责人也敢怒而不敢言。
 
  一位国产电视厂商上海市场部门负责人私下称,在渠道的强权下,国产厂商只能热衷于生产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因为每次两大渠道巨头发动价格战后,厂商的利润已经十分微薄,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研发成本”。
 
  对于消费者,强权也并非好事。在厂商层面,传统3C渠道的积弊,已经显现无疑:他们的霸权和低效率令厂商们叫苦不迭。联想上海大区市场部负责人曾坦言,类似国美、苏宁这类卖场的单店出货量一直不高,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联想也只能维持和他们的合作。对于联想来说,这样的维持并不会构成战略损失,但对于其他中等规模的家电企业,被国美、永乐、苏宁紧扼咽喉的感觉令人窒息。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